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4:31: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B.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
C.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澜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的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想辐射远见卓识合盘托出
B.荒僻厮守渊远流长风烛残年
C.慰藉枯燥白驹过隙举案齐眉
D.回溯迄今缘木求鱼明查秋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和? B源? D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情景式默写题: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任选其中两句填入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示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是一项重要的科研______。
②英雄的事迹______着一代代青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③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不能一味地______。
A.成果  鼓舞  袒护
B.结果  鼓舞  袒护
C.结果  鼓动  保护
D.成果  鼓动  保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词的褒贬义方面辨析同义词的能力。首先从第①处看,“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义,是中性词。结合语境,可选“成果”。再从第②处看,“鼓舞”指使别人振作起来,增强信心,鼓足勇气,是褒义词。而“鼓动”是中性词,既可用于好的方面,激发动员别人做好事,又可用于坏的方面,挑唆、怂恿别人做坏事。显然此处应选“鼓舞”。第③处“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是贬义词,而“保护”既可用于好事物,也可用于坏事物,是中性词。结合语境,应选“袒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         ,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
①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
②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
③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
④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
⑤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
⑥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A.④①③⑤②⑥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⑤④①②⑥
D.③①④⑤②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根据语境,根据前文的“主导者”自然可以推断出主语是“受众者”,由此可以锁定③ ,根据主语一致性原则,接下来就是⑤;③和⑤就是专业主义壁垒的具体表现,所以,自然引出④①;根据对称的原理,可以推出②⑥的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