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3-06 04:38: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典雅萎靡明枪暗剑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B.恣意版画以逸代劳万变不离其宗
C.沦陷企盼精卫填海一失足成千古恨
D.陷阱扫描精减机构苛政猛于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剑”应为“箭”;B项,“代”应为“待”;D项,“减”应为“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____________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
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以说明性的文字介绍它的内容并用一句议论性的语句写出漫画的寓意,200字左右。(15分)  


参考答案:此漫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画的右边是一个坐在草地上的学者模样儿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双手捧着一本百科全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水桶,还有一根钓鱼竿。 画的左边是一口井,下部由砖砌成圆形,上部是个呈六角形的井口,钓鱼竿的一头拴着一根线,伸入井中。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只读书、读死书,不能根据实际而变通的人。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此类试题先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图像的象征意义来揭示其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央(měi )
(miǎn )
寂(cén )
万应 (dìng )
B、捧(mèi )
然 (líng )
兽(qiàng )
水(lǎo )
C、熟(rěn )
薄 ( zuò )
窕(yǎo )
发(jī)
D、帝(hūn )
铢 ( zī )
慢(pū )
(fāng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十月底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好像背着火炉在走。
①蜿蜒起伏的石阶宛如大海抛出的一条长长的浪花,在山中明亮地闪烁着
②而石阶暴露在草木稀疏的向阳山坡上时
③香港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
④能缓释行山时的疲劳
⑤遇到林木茂盛的地方,就有难得的阴凉
⑥脊背就有被灼伤的感觉
A.①②⑥⑤④③
B.③①⑤④②⑥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③④⑥⑤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这是一段描述性的内容,从描述的对象及“十月底了”来看,③“香港的太阳”“仍”与之相吻合,故首先③;从内容及顺承关系看,先⑤阴凉,后④缓释疲劳;“暴露”在“向阳坡上时”与“脊背就有被灼伤的感觉”有顺承关系,在内容上也有因果关系,故先②后⑥;而⑥”被灼伤的感觉”与结尾一句“好像背着火炉”在内容上相吻合,故⑥放在最后。由此可得出答案为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