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3-06 04:39: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造(chì)懒(bèi)纨(kuà)扪历井(shēn)
B.巡(jùn)鞭(chī)马(wéi)他不过(niù)
C.缩(cù)享(xīn)句(dòu)鸡豚狗(zhì)
D.人(gǔ)槁(pào)讪(shàn)或一轮(jiàn)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中注音错误的一项:()
A.氛(fèn)围船坞(wù)抽屉(tì)
B.琥珀(pò)烟囱(cōng)袒露(lù)
C.渲(xuàn)染裸(luǒ)露繁衍(yǎn)
D.沧桑(sāng)脚踵(zhǒng)提炼(liàn)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
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B.因此,当出现食品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不仅要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对低收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
C.中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旅游业建设的构想更多地和当地普通民众沟通,游客和居民之间有一个良性和谐的关系。
D.我们生活的情态就如同描绘在瓷砖上的粗细条图案:过于靠近,便无法看清这些图案所营造的效果;只有从远距离审视,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这些图案的美丽。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时摆在各位代表面前的是国家存亡的大问题,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侃侃而谈
B.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C.想象着数十万年前的一只昆虫停歇于树枝之上,其貌不扬,不经意间从头顶落下一滴汁液,便永恒地将它凝固,而成为琥珀,成为贵妇们的珍藏。
D.我毫不怀疑的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而且“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绝无仅有的手段。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连续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华西都市报》在中国报业创下的很多第一,使它无可厚非地跻身于全球日报发行百强之列。
C.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D.张家辉近来在杜琪峰的作品中频频亮相,展露了自己的表演才华,尤其是在《黑社会》系列剧中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