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4:41: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日的盟友,明日就成为敌人。觥筹交错的宴席上,潜伏着杯弓蛇影的杀机。
B.盘点一下,就是当时那些众口铄金、赢得满堂彩的提案,真正落地成为“红头文件”的能举证几个?
C.钱院长说道:“怀揣着首长恩赐的特别通行证,我的秘密之行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善待和礼遇,几乎在任何环节上我都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并被人刮目相看。”。
D.广大草根族已不奢望官员们“有更多的献身精神”,只巴望着他们不要拉大与老百姓的距离至霄壤之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杯弓蛇影”指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无法表示“潜伏杀机”;B项“众口铄金”原比喻舆论力量十分强大,后也比喻众口一词,足以混淆是非。属贬义词,也不能用来修饰“受到与会者赞同”的提案。C项“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人。此处应用“另眼相看”。D项“霄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用在此处是合适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做到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4分)
白日里浑然一片泉鸣,此时却分出许多层次:激流直下陡壁的雄浑像铜管齐鸣;万道细流汇于山谷的厚重像倍司轰响;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来的滴泉;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修改为?


参考答案: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来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是万道细流汇于山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是激流直下陡壁。 或:小溪淌过草丛的柔曼像提琴细吟,滴泉漏下石缝的清脆像弹拨轻奏,细流汇于山谷的厚重像倍司轰响,激流直下陡壁的雄浑像铜管齐鸣。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蔚蓝笼络磬竹难书耳濡目染
B.蔓延胚胎卑躬曲膝举止大方
C.丰腴威协两肋插刀意气用事
D.授权收讫坚如磐石如法炮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中“磬”—“罄”;B项中“曲”—“屈”;C项中“协”—“胁”。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6分)
示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说: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1)《屈原列传》中的屈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侯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就是为了爱国不惜一切代价,宁可“自投汨罗”。(3分)
(2)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就是为了兑现承诺,甘愿“北乡自刭”。(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除了向西藏的藏民们学习、访问和进行实地考察之外,还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和文学史。
B.要是一篇作品思想内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不错,也算不上好作品。
C.他把6位团的干部召集到一起,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D.虽然泡桐树人工接干的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但也必须掌握住关键,才能取得预期的目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向”不能跟“访问”搭配。B.“即使”放在“文字”前。D.“取得”和“目的”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