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的庄园又新绿滚滚。
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注意]①围绕材料确立文章内容。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文题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经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
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店的大老板了!有一次邂逅,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作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林清玄当年对小偷的有分析的欣赏和企盼,恐怕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事业和成就。
?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700 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崇拜
电视里两个初中生正在接受主持人的采访,当问到他们最崇拜的人是谁的时候,两位学生不约而同的回答,是“自己”。主持人对此大加赞赏,说他们充满自信,富有个性。
如果面对主持人的是你,你会怎回答呢?你是怎样看待“崇拜”的呢?请以“崇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一种写法是从话题材料出发,对材料中初中生“崇拜自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当然,你可以赞同主持人的观点,从青年应有自信的角度来议论;你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这两个初中生的“自信”中有几分幼稚和盲目,而这种盲目的“自信”往往造成“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再一种写法,只就话题“崇拜”作文,不去联系材料,因为话题作文的材料的作用是引出话题,并不要求考生作文时,一定要引用材料。这样写起来就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你可以写一个有关“崇拜”的故事,也可以就崇拜谈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一组:1.范仲淹《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第二组:1.中国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网言网语:网络谣言危害甚广,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客观表达。
3.生活现象: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干了,舌头也疲劳了,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同学们,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度很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言论”?请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认识、体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一对母女相依为命。一天,女儿上学前提醒久病在床的母亲要按时服药。放学后,母亲敷衍女儿说吃过药了。女儿将药瓶中的药物倒出来一粒粒数过之后,责怪道:“还是21粒,您根本没吃。”母亲一愣之后紧紧拥住女儿,泪水夺眶而出……
生活就是这样,最感人的故事往往很平凡。
材料中说“最感人的故事往往很平凡”,这能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佳作赏读】
甘于平凡
朱双喜
平凡的沙子中蕴含着宝贵的黄金,平凡的泥土里培养出鲜活的生命。平凡的事业后矗立着壮丽的人生。我们不必去羡慕明星的集万宠于一身,不必去渴望政治家的纵横捭阖,不必去刻意追求荣华富贵。平凡的人生,也有一番别开生面的景象。我们要甘于平凡。
因为平凡,所以我们可以过轻松悠闲的生活。不用经历明星的绯闻与曝光,不用体会政坛的钩心斗角,更不用沦入商海的沉浮。虽然,这平凡的生活会让我们没有了展现自我魅力的机会,没有了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的感觉,没有了锦衣玉食的物质条件。但我们仍可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自己价值。每天在家中仍可一展歌喉,在家人面前展现亲情的魅力;在棋场上施展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因为平凡,我们才可以过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没有了明星陨落、明日黄花的失落感。虽无高高在上、一呼百应的气魄,但也少了后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那份悲凉,多了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趣。
因为平凡,我们更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平平凡凡才是真。曾经有个名人许愿说:让我平平凡凡地过上一天。很显然,他不是平凡的人。因此,活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这身边的光景。平凡使我们拥有了平凡的乐趣。但平凡决不意味着低等,也不意味着贫瘠,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真谛。
当然,甘于平凡并非是让我们安于天命,自生自灭,没有了进取之心。古人语: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人生在世,干一番大事业,流芳百世是每个人的梦想。甘于平凡并非是叫人抛掉理想,碌碌过一生,而是让人要尊重客观实际,学会苦中作乐。因为伟人毕竟少数,相对而言的平凡的人就数不胜数。伟人总是在平凡的人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开创他们的事业。而平凡的人也并非就是沉默的、无声无息的。在社会上像雷锋、李素丽、孔繁森、陈金水,他们平凡的事业后面照样矗立着壮丽的人生。
平凡不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甘于平凡恰是一种正视生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甘于平凡,它教会了我们:融入银河,就要与明月为伴照亮长空;没入草莽,就要与春风合力染绿大地。平凡的生活给世界注入了温馨与和谐,给人生带来欢乐和活力。
本题解析:要打开思路,关键在于能合理运用虚实相生法。
作文虚实相生法中的实写,是对描写对象做如实具体的描摹,或直接正面地加以叙述。虚写则是不直言其事,而是间接地从其他方面进行叙写,或烘托,或暗示,让读者去联想和想象,进而补充和丰富描写对象。有时,虚写还指除叙述描写性文字以外的文字,如议论抒情。落实到具体的写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该实写的地方实写,该虚写的地方虚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
一、虚实结合往往表现为具象与抽象的结合。平凡的故事,常常就是最宝贵的东西。实写这些看似“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小事,却能穿透人心、震撼灵魂。材料中女儿数药,是实,看似“平凡”,却深含着母女深情,将抽象的爱母之情具体化了,你会发现平凡的色彩也可以如此悦目,平凡的人生也值得你去自豪。
二、虚实结合还可以表现为景与情的交融。困境中的一弯浅浅微笑,身体不适时的一声问候,赛场上的一声“加油”,甚至于一个弯腰,一声问候,一杯茶,一个眼神等等都会如闪电,照出心灵的纯洁、善良与崇高。抓住一个具体的景写出感人的情,让人的美好心灵,在细小而平淡的事情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点评:“甘于平凡并非是让我们安于天命,自生自灭,没有了进取之心”。“甘于平凡恰是一种正视生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平凡的世界中我们不断地奋斗,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这过程中,也许会有伤感,会有失落,也遭受过打击,遇到过挫折,但我们不会退缩,我们会在艰难中负重前行,不屈不挠;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去书写一个别样的、让人感动、让人振奋的人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