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4:4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翻译:选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使邪恶的人正直。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翻译:自己要站得住,就要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就要使别人也行得通。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房屋的后面是榆树和柳树,罗堂前面是桃树和李树。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翻译:客人自远方来访,屈驾问候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它是一种①         的生命形式。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因此,②           ,它就不能独立地自我繁殖,也没有了任何生命活动,成为一个非生命体。只有遇到宿主细胞,③          。所以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参考答案:① 结 构极其简单;② 如果离开宿主细胞;③ 显示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按最恰当的语序将下面6个句子填入空格中。只写序号。(4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参考答案:⑥③⑤①④②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
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⑥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①
D.④②①⑥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语境,下面衔接的信息应该说原因,④②最为合适,①和②中“精神”属于递进关系,剩下三句话,其顺序很明显为⑥③⑤,这也恰与后面的内容相衔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将下面的句子连接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种是(3分)
①认为公正原则必须优于功利原则?②功利原则不能代替公正原则 ③社会的道德原则应有两条 ④美国伦理学家弗兰克纳的代表作《善的求索——道德哲学系统》认为⑤即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⑥公正就是平等待人 ⑦他强调公正原则的重要性
A.③⑤⑦①②⑥④ 
B.④③⑤②⑦①⑥ 
C.⑦①⑥②④③⑤ 
D.④③⑤⑦①⑥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是总领。③的"两条"指⑤。②为什么放在⑤后⑦前,需要进一步思考。⑦是概括,①⑥是具体。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