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4:4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B.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同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C.“3·15”不是什么特定的节日,它所表达的是一种诉求和愿望:希望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希望维权意识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希望我们的消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不知不觉我们已走了约十里左右的路程。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十一”放假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 辆消防车和3000 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约……左右”重复。C多重否定不当。D“辆消防车……放弃休假”搭配不当。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如果在别里科夫坟前立一块墓碑,征求墓志铭,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设计。(5分). 要求:20字以内,至少一种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②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③谨小慎微,心惊胆战,战战兢兢过日子;遵纪守法,诚惶诚恐,恐恐惧惧上西天。 ④永远睡着之后,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 ⑤对于一个热爱套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躺在这更安全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扩展语句中的“拓展话题型”,这种形式旨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能力,其形式是给定一个话题形式,要求学生运用想象,结合现实和理解,阐述观点,发表看法,去拓展话题。该题开放性、灵活性较大,考生可结合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深入思考别里科夫的形象,针对其一贯言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对偶、讳饰等修辞的运用和字数的限制。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杭州市地铁坍塌事件的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B.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户口本、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C.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10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10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 D.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A.要说的是防止再发生,却在当中多了个否定词“不”,就变成了相反的意思。属于肯定否定不清。B.“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属于逻辑错误。C.成分赘余,将近与以上重复。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针对下面调查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超过20字)(3分)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经在美国最富有的400个人和另外1000多中低收入者以及穷人中做了以“幸福指数”为专题的比较调查,让他们从1到7选出一个数字,1代表“我感觉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觉非常幸福”。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流浪汉的幸福指数为2.9,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是5.8。其实5.8并非很高的幸福指数——在过去20年间断断续续的调查中专家们发现,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的幸福指数也是5.8。此外还有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他们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而快乐指数同样为5.8。 答:?
参考答案:幸福(幸福指数)1分,财富(金钱)1分,不一定成正比1分。 示例:(1):幸福指数与物质财富的占有量不一定成正比。 (2):物质财富的多少不一定与幸福成正比。
本题解析:首先要把握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注意关键词“幸福指数” “幸福” “富有” “也是” “同样为”等,分析不同事例之中的相同点,相同数字之间的不同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