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四)
2017-03-06 04:51: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13·高考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____打动。
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
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
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
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意义相近的词语。“熏染”与“熏陶”,都可以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但“熏染”所产生的影响多指坏的,是个贬义词,而“熏陶”所产生的影响是好的,是个褒义词。句子中很显然应该用褒义词“熏陶”。“青云直上”,指人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该句中主语为“物价”,价值上升,用“扶摇直上”。“为……而”,表顺承关系。“为……所”,表被动关系。该句中全体职工都被罗阳的精神打动,句中呈现被动关系,因而用“为……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清(凄清)猿啼
C.列缺(缺少)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向来(助词,不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因,依据 C:缺,云的缝隙D:觉,睡醒?向来,原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古诗中有许多惯用的意象,它们表达的?已经约定俗成,如“杨柳”表惜别怀远,
“归雁”表游子思乡……
②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
盘”上阴影的?
③浮躁风气和商业投机心理?着学术风气,一些学者偏离正轨,或见利忘义,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
A.含义疑窦侵蚀
B.蕴含疑虑侵蚀
C.含义疑虑侵袭
D.蕴含疑窦侵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蕴含,不宜与动词“表达”搭配。②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③“侵袭”含“袭击“之义,“侵蚀”含“腐蚀”之义,“侵蚀”与“学术风气”搭配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______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
②小说讲述着一个牧羊人的故事,这个牧羊人离开了他的羊群,去追逐一个他曾____________做过两次的梦。
③这里空气湿润,海风____________得无影无踪。
A.严峻偶尔消失
B.严峻偶然消失
C.严酷偶尔消逝
D.严酷偶然消逝


参考答案:B 严酷多形容环境、处境;偶尔强调频率,偶然强调的是随机性;消逝表现一个逐渐的过程,而消失强调的是从有到无,句中“海风变得无影无踪”,强调的是“海风没有了”的结果,而不是过程的快慢。另,消失是表示某种事物短期或者长期的不见了,但是还有出现的可能;而消逝是指长期的消失。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谈贪污问题,认为要?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才可以一文不取。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人人都?的恶果。
A.防治节操口是心非
B.防止节操阳奉阴违
C.防止情操口是心非
D.防治情操阳奉阴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配,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辨析,实词可用“去同存异组词法”“分解组词法” “反向组词法”“固定搭配法”“造句感知法”辨析,“防止”“防治”和“节操”“情操”,可用“去同存异法”区别,“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阳奉阴违”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