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4:55: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为了人民的事业,流血?不惜,更别说流这点儿汗了!
②上海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③山洪?,全县有三十多个村庄被毁坏。
④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学生运动。
A.尚且况且暴发爆发
B.况且尚且暴发爆发
C.尚且况且爆发暴发
D.况且尚且爆发暴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尚且,连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况且,连词,表示更进一层。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酒食,先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先生,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B项,告诉,今指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向上申诉。C项,都是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D项,以为,认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
点评: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而在考卷中,这类题目是比较多的,应注意。这类词,除了识记积累外,还是应该把它放到句子中去辨析或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与例句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孤舟之嫠妇
A.彭殇为妄作
B.项伯杀人,臣
C.则其又加少矣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泣:使动用法。A、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B、使动用法。C、动词活用为名词。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列空格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    ,我们听得    ,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    ,有人?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
A 一动一静    清清楚楚    大声叱骂    摔破
B 一动一静    仔仔细细    大声吆喝    摔破
C 一举一动    清清楚楚    大声嚷嚷    敲打
D 一举一动    清清楚楚    大声叱骂    摔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个空跟第二个联系的比较紧密,后面说“听得”,因此前面应该选“一动一静”,后面应该选“清清楚楚”。文革时候抄“四旧”,不应该仅仅是“大声嚷嚷”和“大声吆喝”,而应该是“大声叱骂”,因此该题选A。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红的、黄的、粉的,各色玫瑰,相继绽放,惹得游人眼里一亮一亮的,美丽的花朵了生活,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济南承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3)科学传播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A.装点演练误解
B.装饰演习误解
C.装饰演练曲解
D.装点演习曲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装点:装饰点缀。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演练:训练演习;演习:实地练习,多指军事方面。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或者是指不正确的理解;曲解:错误地揭示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愿意,多指故意的。)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