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
(2)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
本题解析:略
高登传?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无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象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等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等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间,署羽伶师署:官府
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期:约定
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工:擅长
D.岂徒尝镜水之鱼徒:仅仅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羽野服挈具而入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命奴子与钱,羽愧之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养。他的名字源于《易经》中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B.小时候,陆羽虽身在庙中,但不愿抄经书,禅师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陆羽并未因此屈服,他在放牛时就用竹画牛背为书。
C.陆羽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叶专著——《茶经》。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知道陆羽擅长茶道,就召陆羽煮茶交流。
D.陆羽喜欢独行在旷野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他时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陆羽并未避世。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 子 究 孔 释 之 名 理 穷 歌 诗 之 丽 则 远 野 孤 岛 通 舟 必 行 鱼 梁 钓 矶 随 意 而 往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3分)
(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小题1:(他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
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
本题解析:
小题1:署,本指官署,在此处是动词,“任命”的意思。
小题1:A项……的人/停顿;B都表修饰;C给/亲附;D成为/被动
小题1:应该是“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他并未避世”是妄加之词。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能力,可以结合句意断句。
小题1:得分点(1)“效”“ 拘”“ 剃”(2)“鬻”“ 祀”“ 茶器”“ 得”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