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说说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事物?(3分)
(2)请就这首宋词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这首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这首词还运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本题解析:小题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
小题2: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曾记严蕊其人及此词:“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依据这段记载来体味此词,不难体会到这位女词人作这首咏物词的一番蕴意。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以物喻人);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这首咏物词,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回答问题。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请用简练的语言欣赏本诗构思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题目为送,但无半言送别之情;三四句对比,用错觉表达出对荆轲的赞美和自己的激愤
本题解析:“构思”即结构,行文思路。“昔时”与“今日”是明显的对比手法。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意思答对即可)
(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三、 四两句以景结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子的哀怨和作者对屈原的同情,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下列有关《长恨歌》中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比喻六宫中的女性。
B.“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缠绵悱恻。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生涯寂寞;听到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应为借代。这是对课本中诗歌的理解的考核题目,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手法、效果、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