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5:05: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诗里的句型特点,写出空缺的句子。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是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是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点燃熄灭的灯;照亮夜行的路;引你走向黎明。


本题解析:发挥想象,结合“火”“灯”“路”在生活中的作用来写。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
要 求:①补写一句话;②含蓄简炼;③不超过20个字。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象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翌日,                                                                         


参考答案:供参考:①王厂长交出了厂长办公室的钥匙。②门前贴出一张告示--王厂长自愿辞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南宋大儒朱熹把《论语》和《大学》、《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至此始有“四书”之名。
B.李商隐是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多抒写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尤以无题和咏史最为出色,哀怨的基调和迷离的意境是其诗歌突出的特点。
C.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倡导“文以载道”,打破了六朝以来内容空洞、堆砌辞藻的浮艳文风,在中唐文坛形成了一股散文革新的浪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李商隐是晚唐诗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芦山抗震救灾第一线,廖智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蓬。人美心更美,这是一颗坚强的心,更是一颗感恩的心,让人看到了志愿者精神的绵延。
B.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陕西贫困县时指出,因地治宜发展第三产业不失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视察期间,总理和蔼可亲的亲民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C.《甄嬛传》不仅在大陆走俏,在台湾也引发了爆棚效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甄嬛这个人物和孙俪这个演员的魅力征服了观众。她们有很多一致的地方,比如一方面聪慧过人、贤惠无比,另一方面又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D.山西大佛寺常年游人如织,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三,大佛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烧香拜佛的人就更多,但你想烧到第一柱香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它往往早就被当地最有头有脸的人物抢了先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考查句子中的错别字题目,模糊性强,要在阅读时仔细琢磨,并结合着句意以及上下词语来分析。A项“搭帐蓬”,“蓬”错误,应为“帐篷”;B“因地治宜”,“治”错误,句意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干某件事情或处理一些事。制:制定;应为 “因地制宜”;D“第一柱香”“柱”错误,应为“第一炷香”。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试题特..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