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5:32: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女/将  编/改  遣/强人意
B.号/泥  当/调  押/甲归田
C.暮/诚  车/时  离/黑白相
D.对/作  宿/贿  闭/忍俊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从文学常识角度看,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元曲可分为杂剧、散曲两种。
②散曲有小令、套数两种形式。
③套数,也叫散套,是戏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连贯成套的曲子。
④小曲只能清唱,不能演出;套曲则既能清唱,又能搬演。
⑤〔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高祖还乡”是标题,“哨遍”是一宫调(乐调)名,“般涉调”是曲牌(曲调)名。
⑥每一个“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可以由若干支曲组成一“套数”。
⑦全套必须是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③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套曲不能搬演;⑤“哨遍”是曲牌名


本题难度:困难



3、语言运用题  下面新闻材料中划横线处的文字顺序已经打乱,请调整顺序,把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使前后句意贯通。(4分)
马来西亚代交通部长希山慕丁披露,总理纳吉布7日联络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阿博特向他更新探测到疑似黑匣子讯号的信息。澳大利亚联合协调中心表示,在柏斯西南1650公里处的搜寻区域检测到2个不同疑似讯号。
他恳请各界给予当局时间和空间以进行更多资料的核实。
他表示, ??,????
①即各方面必须谨慎处理未经确认的搜寻结果②大马认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的说法③我们盼望未来的数天内会有进展④我们会继续努力寻找客机⑤同时谨慎地作出任何结论


参考答案:②①⑤③④


本题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首先应该是②中的“阿博特的说法”衔接上文,①⑤是对这种说法的具体的阐释,③④表示决心。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话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的内容摘要,请加以筛选整合,提炼出五个能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或短语。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体。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揭示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应实施阻截、分流、正面应对这三种策略。
  提炼出的五个关键词语或短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散文教学、语文经验、人生经验、建立链接、问题与策略
(提炼出的5 个词语或短语与答案语义接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的熟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27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其间沧海桑田,世事多变,但我不相信他会忘掉我,忘掉中国。
C.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D.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亦步亦趋”指没有自己的主张,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