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安公子
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小题1:简要解说“嫩黄匀遍鸦啼处”一句中“匀”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匀”,均匀的意思。这句词用“匀”字,一方面表现了春色到处都是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春色是“匀”来的,所以春意不浓。一个“匀”字,真实、贴切地表现了早春的特点。
小题2:词人思念心上人,独立江边,想象着把眼泪寄给心上人。诗句通过描写主人公独立江边、面对东风、轻弹泪眼,并把眼泪寄给恋人,营造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表达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和羁旅的悲凉情怀。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炼字题的答题要点为:解词、释句、作用。本题“均匀”一意能答到,但“匀”还有“抽出一部分给别人”之意,本义学生难以想到,但后文的“春堂浅”与“匀”照应,如果读诗仔细还是能看出来的。
点评:本题不同于一般的炼字题,考到了一个字在同一语境中的多个含义,可见命题者命题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应有意识地去关注双关、谐音等词语。
小题2:试题分析:意境是由意象融合诗人情感而形成的。本题所选诗句中的意象有“东风”“泪眼”“烟波”,还有明显透露诗人情感的词,“独立”“寄”,综合分析即可得出“凄凉”“感伤”“忧伤”“悲凉”之类的意境。
点评:本题的答案不规范,“表达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和羁旅的悲凉情怀”应删去,会让学生混淆意境与情感这两个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2)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英雄生长的地方才适当,用于写昭君村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杜甫也怀才不遇,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对昭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杜甫咏王昭君,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胸中块垒。
2.不同意。其一,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昭君之奇美。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作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这样是较为和谐的。(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面问题。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曲牌
2.B
3.“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故乡”是比喻的说法,把青年时代比作“故乡”,亲切,贴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