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5分)

(1)请为漫画拟个恰当的标题: 。(不得以“无题”为题)(2分)
(2)谈谈你对漫画内容的看法: 。(5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1)示例:《雷》《如此“专家”》《“雷言”惑众》《坑人专家》《假话专家》《无德专家》等(2分)
(2)示例:“塑化剂安全”“三聚氰胺无害”“人类排毒解毒进化论”“房价不高”,你是在考验公众智商么?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漫画讽刺了某些专家在利益驱动下对食品安全、高房价等问题的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言论,让人大跌眼镜,也引爆公众脆弱的神经。专家做学问搞研究,探寻真理,为的是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专家要说一些官员不敢说的真话,更能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风骨。(3分)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 91ExAM.org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城阙厮杀明信片额首称庆
B.迤逦合龙协奏曲察言观色
C.飘缈宣泄钉书机真知灼见
D.低碳纹身首映式精鹜八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额手称庆C飘渺、订书机D文身、精骛八极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4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句意)(4分
①那个外国朋友在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都住过。
②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发觉在日本居住的日子越久,就越对日本人感到厌烦;而在中国居住的越久,却越发喜欢起中国人来。
③我曾经在某处读到一位外国朋友的评论。
④我对外国朋友的评论持赞同态度。
参考答案:
答案一:我对曾经在某处读到的一位在日本和中国都住过的外国朋友所认为的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日子越久,就越对日本人感到讨厌,在中国居住越久,就越发喜欢中国人的评价持赞同态度。
答案二:我曾经在某处读到一位在日本和中国都住过的外国人关于在日本居住日子越久,就对日本人越厌烦在中国居住越久,对中国人越喜欢的我持赞同态度的评论。
本题解析:短句变长句的基本步骤是:一、确定主干句(核心句)。主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肯定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二、把其余短句转化为短语,分别修饰主干成分。把短句转化为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顺序,使其修饰恰当,合情合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读着这样的来信,我常常为某些年轻人的 和苦闷深感不安。
②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的艰苦抗战,从英国殖民统治下 出来,赢得了民族独立。
③最近,世界上有些人把国际油价的上涨 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
A.徘徊 摆脱 归罪 B.徘徊 解脱 归咎 C.彷徨 摆脱 归咎 D彷徨 解脱 归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何往;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疑不决。“彷徨”侧重心理,与“苦闷”并列更恰当,“徘徊”则侧重行动。②摆脱:甩掉使离开,对象是外在某种牵制、束缚、困境及于己不利的人或影响等;解脱:解除使离开,对象多是内在的精神上的烦恼或肉体上的痛苦等。与“统治”搭配,应为“摆脱”。③归咎:追究出现错误、问题的责任;归罪:追究罪过、过失应由谁负责。“归咎”语意比“归罪”轻,符合此处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种颜色甚至锁定了后人的意趣,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②墙体多是石块或青砖组成,十分清润和幽凉
③在我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民宅大都是吊脚楼,依山势半坐半悬,有节地、省工、避潮等诸多好处
④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青砖便成了秦代的颜色,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明清的颜色
⑤青砖在这里又名“烟砖”,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永远保留青烟的颜色
⑥似乎只有青砖的背景之下,竹桌竹椅才是协调的,瓷壶瓷盅才是合适的,一册诗词或一部经传才有着落,有根底,与墙体得以神投气合
A.①⑥④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⑥
C.④⑥①②⑤③
D.③②④⑤⑥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这段话的中心是介绍青砖及青砖文化,所以语段先从民宅的墙体说起——③②。接着介绍青砖及其颜色——⑤。由此推想到青砖及其颜色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④。最后谈到人们对青砖颜色的审美意趣——①⑥。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