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5:43: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弱/日西山  舟/歌载舞  养/自自足
B.估体裁衣  位/淡明志  韵/一知秋
C.接/无于事  风/天地转  延/草难除
D.差/扪历井  所/设身地  牧/六兴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个生活片段,读后请写出你的感悟。(不超过20个字)(2分)
帮?忙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位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好吧。”中年人按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地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
感悟:?


参考答案:(示例)1、帮忙不仅要热心,更要认真。2、求人帮忙既要明确要求,又要言行有礼。(感悟与判断内容相符,合情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短文主题的能力。从文段记叙的情节看,短文叙述了中年人热心而有始有终的帮助了老太太,但老太太最后的话画龙点睛:中年人虽然热心,但书写字迹潦草,令老太太遗憾,这说明,帮助别人不仅要热心,还要认真,不能敷衍。审视材料,可以从老太太的方面思考,老太太看到中年人字迹潦草,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让中年人附加说明的方式委婉表达;也可以从中年人方面思考,中年人热心帮忙之后,老太太的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应该让中年人警醒,帮忙不仅需要热情,还要严肃认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四字词语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完壁归赵/璧办 手 序/续宏福齐天/洪 知理名言/至
B.层见迭出/叠迭宕/跌 层峦迭嶂/叠高潮叠起/迭
C.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 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
D.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穷匕现/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纤巧/纤维熨帖/电熨斗 蹊跷/另辟蹊径
B.富饶/妖娆暑假/马铃薯 傍晚/大雨滂沱
C.拜谒/笑靥角色/挖墙脚 嗔怒/瞋目而视
D.蹒跚/珊瑚戏曲/文曲星 硝烟/销声匿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xiān? yù/yùn? qī/xī? B. ráo shǔ bàng/pāng? C. yè? jué/jiǎo? chēn? D.shān? qǔ? xiāo。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起到这种制衡器的作用。
②但如果没有制衡器,没有变速和导向系统,动力系统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③科学及其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④制衡系统失灵,动力系统越完善,越可能出现灾难。
⑤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
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与互补,才会保证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
⑦如果发动机的动力不大,则机车很难快速行驶。
A.⑤⑦③②①④⑥
B.③⑤⑦②④①⑥
C.④①⑥⑤⑦③②
D.⑥③⑤⑦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语句衔接题一般可以从话题角度(空间、时间、人称等)一致,情感事理一致(如一面和两面、正面和反面、原因和结果等,要符合事理),情境氛围,句式结构,语气、音韵和谐等角度考虑解题。语料选自《光明日报》(2002.4.23)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可通过选项排除法来确定答案。④和⑤不可能放在开头,排除A和C。只有③或⑥可放在开头。①放在⑤⑦后面,衔接不连贯,②放在⑤⑦后面,更为连贯,由此可排除D。注意:⑥是总结句,可放在开头,也可放在结尾。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