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6分)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见贤思齐焉,?。(孔子《论语》)
小题2:屈心而抑志兮,??。?亦余心之所善兮,?。(《离骚》)
小题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
2、单选题 下列说法与《游褒禅山记》 原文意思符合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的观察,往往都有心得体会,而今人没有,于是抒发“今不如古”的感慨。
B.作者认为,如果有志、有力,再加上外物相助,就一定能达到险远之地。
C.作者说古人观天地、山川常常有得,作者自己也有所得,古人之得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作者之得是“尽吾志”。
D.作者以游山作比展开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得广泛而深入。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例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