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5:49: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4)?,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5)??,卷起千堆雪。
(6)元嘉草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玷辱  酒撰  朔风  尴尬  
B.孤僻  撮合  滑稽  通霄
C.牛犊  眺望  掂量  休憩   
D.裨益  因缘  流敝  付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撰――馔,B.霄――宵,D.敝――弊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 下列句子根据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名之以其能              ③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④寂寥而莫我知也       ⑤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⑥惟兄嫂是依
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⑧夫水,智者乐也          ⑨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⑤⑧⑩/①②⑦/④⑥⑨/③
B.⑤⑧⑩/①②③⑦/④⑥⑨
C.①⑤⑧/②③⑦/④⑥⑨⑩
D.①⑤⑧⑩/②⑦/④⑥⑨/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⑤⑧⑩判断句/②⑦状语后置句/④⑥⑨宾语前置句/③被动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3分)
译文:                                                               
⑵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⑴(你)不能公平行事,却想要使汉匈两王相斗,来旁观(战争的)祸败。(平心持正、斗、观)⑵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空、安、见)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其中所收藏的埃及、希腊、罗马古文物不可胜数,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之分庭抗礼。
B.就在公安部门紧锣密鼓准备端掉“红桃帮”这个流氓团伙时,那帮家伙仍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C.对我来说,和一般人谈话未必拘束,但如果是和生人,正襟危坐 地谈起来,那真不能说是件乐事。
D.安全生产的措施落实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便出现了天空明净、绿树葱郁、河清海晏的喜人景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 。 C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A. “分庭抗礼”比喻彼此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B. “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D.“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