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5:50: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中字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逾期作废yú鹬yù蚌相争bàng 殒yǔn身不恤xù
B.运筹帷wéi幄wò责无旁贷dài 臻于郅治zhì
C.咫尺天涯zhǐ栉风沐雨zhì陟zhì罚臧cáng否pǐ
D.钟灵毓yù秀自暴自弃bào自惭形秽hu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与俄罗斯互办 “国家年”,综合性大工程涵盖多个领域,其活动规模之大和参与单位数量之多都是震古烁今的,2009年该项活动将继续开展。
B.安徽和县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厚,图案简洁明朗大方,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传统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满堂灌,而是引而不发,激励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创造能力才可能得到提升。
D.全世界十大名牌衬衫,这家工厂生产过八种,可见其质量、管理水平之高,可惜全是为人作嫁衣,挂别人的品牌,价格十几倍地往上翻,可没有自己响遏行云的名牌,只好任人宰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引而不发:射箭时拉开弓却不把箭放出去。比喻善于引导或控制,也比喻做好准备,待机行动。A 震古烁今: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可以震动古人,显耀当今,不合语境。B 陈陈相因:语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因家仓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新意。含贬义。D 响遏行云:高昂激越的声响直上云宵,遏止了浮云的流动,形容声音极其响亮。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中国古代家训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的宝典。
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类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或介绍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D.公祭鼎的铭文,采用了四言句式的“诗经体”,音谐而铿,节奏雄健,大吕黄钟,彰显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气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主客颠倒,应是“这两句诗”是“苏东坡……没能归隐山林”的“写照”。B.语意重复,删掉“可以”“是”。C.成分残缺造成语意混乱,在“介绍”后加“根据”。 病句题型一般每句包含一种不同类型的语病,这是解题时可以利用的地方。复习时要对六种病句类型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以便有一个全面、清楚地认识。尽管高考病句辨析不在病句类型概念上作要求,但要尽可能地掌握病因类型。要学会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培养语感。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今年广州云台花园“奇妙俄罗斯之旅”中秋灯会受到追捧。流光溢彩的东欧风情大门、神秘莫测的俄罗斯古堡、英俊威武的俄罗斯士兵、还有热烈奔放的俄罗斯国花向日葵,让八方游客仿若置身美丽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推陈出新的灯饰吸引了大批游客,真是众望所归呀。
A.流光溢彩
B.神秘莫测
C.推陈出新
D.众望所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A项,流光溢彩的意思是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B项,神秘莫测,非常神秘,不可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C项,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D项,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与文段秋灯会受到追捧,吸引了大批游客之意不符合,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不能用句后括号中的熟语替换的一项是?
A.情况十 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当机立断,顾不上向上级汇报,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不管三七二十一)
B.两个单位有点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这么针锋相对的,对哪方都没有好处。(针尖对麦芒)
C.办事情要有个轻重缓急,有的事虽然是好事,但是时机不对,只凭一厢情愿,即使办成了,也会招来不少意见。(剃头挑子一头热)?
D.张主任本以为问题不大,调解一下就可以解决了,谁知道他们两个各执一词,怎么也谈不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当机立断”表示果断地作出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表示不假思索就说或做什么,有莽撞的意思。两个词意思不同,不能互换。B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在言行等方面尖锐对立,互不相让。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的论点、策略及行动等方面正好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或争辩时,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动进行回击。两个词意思相近,可以互换。C一厢情愿:只是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许可。剃头挑子一头热:喻只是单方面有某种热情和愿望。意思相近,可以互换。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各执一词:各人坚持自己的观点。两个词语意思相近,可以互换。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