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3-06 05:51: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名句名篇默写。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夙兴夜寐,____________。(《诗经·氓》)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夫学须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6)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参考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靡有朝矣
(3)气吞万里如虎
(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5)飘飘乎如遗事独立
(6)逝者如斯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句。
(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1)干戈寥落四周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1)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韩愈《师说》)“?,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性情,滋养灵魂。
(2)英国戏剧家、诗人?创作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并称“四大悲剧”。


参考答案: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之所存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虽一毫而莫取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文学名著阅读(15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一听是旧帕,先是烦闷,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忙叫晴雯放下。黛玉体贴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B.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C.黛玉到怡红院,听到宝玉在梦中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黛玉听见不觉怔了,坐了一会,只好离去。
D.刘姥姥离开贾府之时,凤姐叫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姥姥问清孩子的生辰后,便取名为巧姐,说这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逢凶化吉都从这个“巧”字上来。

E. 海棠诗社成立后,诗社的首次活动便是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李纨评黛玉诗为魁首。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平儿是个有原则的大善人。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为的是一来体谅宝玉在丫鬟们身上的良苦用心,二是怕招老太太、太太生气;三是为了顾全宝玉房中大丫鬟们的体面,更怕病中的晴雯生气发作。其用心之良苦,令宝玉大为感叹。
B.薛宝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姑娘。芦雪庭联句,宝琴与湘云、黛玉争胜,三人联句最多;众人称赏红梅,邢岫烟、李纹及宝琴三人最先成诗,三人中又以宝琴的最好;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C.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说完了,一想到自己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后悔不及, 羞的脸飞红。
D.贾母喜欢说笑话、听笑话,并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小说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说王熙凤“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拍着马屁反驳了几句,并说“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听后,心里觉得不吉利,就骂王熙凤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不敢笑了。
E. 凤姐生日,贾母带头凑份子为她做生日。生日宴会办得热闹,凤姐想躲回家歇会儿,无意中发现贾琏和鲍二媳妇在一起,还听到他们在议论,骂凤姐。凤姐醋意大发,拿平儿出气,与鲍二家的厮打。
简答题(5分)
【小题3】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参考答案:
【小题1】C E
【小题2】B D
【小题3】薛宝钗。(1分)黛玉嗽疾复发,宝钗探望,建议用燕窝粥食补。(1分)黛玉自责平日多心错怪宝钗,并感叹自己无依无靠讨人嫌。(1分)宝钗说自己与她也算是同病相怜,并许诺送燕窝来。(1分)黛玉很感激。(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C项是宝钗而不是黛玉;E项这次的海棠诗是宝钗夺魁。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到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B是宝钗要求另作两首,黛玉和李纨不认可宝钗的说法;D贾母听后,心里很高兴,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得众人都笑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每空1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秦观《鹊桥仙》开头写牛郎急切赴会的诗句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____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银汉迢迢暗度
(2)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秦人不暇自哀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