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3-06 05:51: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识记默写(8分)
1.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诗经·氓》)
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3.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4.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参考答案: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粪土当年万户侯?浪遏飞舟?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本题解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不要添减文字。本题的重点字如:寐、靡、朝、遏、羁、须臾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③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_。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④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①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
⑤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⑥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小题1:?,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3:是日也,?,惠风和畅。
小题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小题5:?,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6:千载琵琶作胡语,?
小题7:地崩山摧壮士死,?
小题8:风急天高猿啸哀,?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名句名篇填空,任选(一)(二)
(一)(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3)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二)(4)___________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
   (5)满招损,__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6)浴乎沂,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先进》)
   (7)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为政》)?


参考答案:(1)弊在赂秦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不义而富且贵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谦受益
(6)风乎舞霁
(7)欲速则不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