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简要说明下面一幅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标题不超过10个字。(6分)
【小题1】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小题2】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答:示例:砍伐者的“慈善”(或“抢救”等)(答案不唯一)
【小题1】答: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摧残人才,毁掉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 (意思相近也可)
如果答的只是浅层意思:作者借此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的贪婪之至,残暴之极;愤怒的地抨击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丑恶行径。(此小题只能给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标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寓意,发人深省。漫画具有讽刺效果,所以答题时要从讽刺社会现象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给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住房城乡建设部17日公布对各地二三线城市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5项建议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符合条件较多的即2条以上的城市,建议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标准进行适当修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省(区、市)对上半年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进行约谈。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限购范围仅限于城市局部区域、部分房屋类型等的要尽快调整,从严执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二三线城市有了限购标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C.“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中国,尤其是亚洲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
D.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搭配不当,“加大”和“范围”不搭配,“创造”和“水平”不搭配;C语序不当,应先“亚洲”后“中国”;D不合逻辑,前后不是因果关系。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备置关怀备至弊端弊绝风清
B.环宇惨绝人寰惯例学贯古今
C.蜚声飞短流长致辞臻于郅治
D.羞赧十恶不赦贻误遗人口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遗”应为“贻”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今有“冲冠一怒为红灯”:7月9日晚,兰州一老教师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7月12日《兰州晨报》)
“拍砖”老教师,年过七旬,“一砸成名”。面对记者老人坦承:“我只砸车体,不砸玻璃,砸玻璃会伤及路人和车内的人。计划中,打算连砸一周。”看来老教师粗中有细,砸车是“有预谋”的,而非一时冲动,见车就砸。
各大网站就此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令人尴尬的景象:调查显示,33万人中有16万人支持老人砸车行为——闯红灯的司机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应该受到教训,砸得好砸得解气;仅有6万多人认为老人行为过激——砸车违法,不应提倡。
之所以说这个结果不尴不尬,是因为面对飞向车辆的愤怒而暴力的板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民,竟然与事发现场的围观民众发出了一样的“叫好声”,当然据老人讲,现场的人们更踊跃,“还有人响应我,同我一起砸,也有给我找石头、递水的。”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力倡建的法治社会的民众基础,难道说这些人的法律理性如此淡漠,竟不知砸车违法,甚至会无意伤人吗?哪怕你砸得再小心,也会总有失手的时候吧?
你对老汉砸车行为看法如何,请选取一个角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一、为砸车老汉叫好
违章闯红灯已成社会的痛楚。退休老教师的行为不仅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是对群体利益的维护。其不仅砸中了随意通行的车辆,更砸中了我国疲软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治理交通违法,靠臆想的提高文化素质,靠人伦道德来达到自觉,是痴心妄想。在大众事件面前,依然要靠法律的处罚力度与执法公正、公平,才能杜绝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当执法不严或不到位时,只能为老汉的行为叫好,因为这是公共安全在诉求无门之下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执法不严才飞起民间板砖
飞起板砖,消除心中的愤恨,也是一种无奈的抗拒方式。对此,政府部门应深刻反思。如果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交通安全漏洞长期忽视,就不会引起群众如此的愤怒。砸车事件告诉我们,政府职能缺失的地方极易滋生群体性对立的土壤,而长期的对立,结果很可能导致一方以非理性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闯红灯的代价或许是无辜生命的丧失,倘若没有老汉如此的行为,不知需要多少“冤魂”才能换来有关部门对此路段的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部门必须先行。
示例三、老人砸违章车是一种“道德暴力”
老人手拿砖块砸违章车的“壮举”不值得提倡,它是一种渐成气候的“道德法官意识”,是道德暴力对于法律尊严的践踏和亵渎,是人性之丑主导的“道德裁判”,值得好好反省。老人用砖头砸车是一种用个人的理念和“不平”事抗争的表现,这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有很多相关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即使是“不平”事也让相关部门处理,轮不到个人出手。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陷入另一个暴力之中,“平民暴力”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法律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冲击。
本题解析:解答类似题目,无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阐述理由时要充分,要关注5分的分值,理由不能太简单。分析要辩证,不能偏激,语言表达要规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