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范文:?清点生活,美化人生
想生活得精致,就要勤于清点。算算这一生中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于是在一个个白日里,我们就变得吝啬了,在生活面前,精打细算起来。因为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暂,谁也不想虚度年华,看朱颜辞镜。
生活的确需要清点。这大概是人类的本能,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和妈妈讨价还价,我不要那个娃娃和小火车了,我要电子琴。虽然有些孩子心性在里面,但我那般年纪,就开始明白取舍之道了。我们总希望生活中,惊喜多一些,平淡少一点;完美多一些,遗憾少一点;回报多一些;付出少一点。这些并不来自于上帝的安排,大都源于我们的选择。人生变化无常,我们会面临一个又一个关隘,若个个都不闯,样样浅尝辄止,等你懊悔了,想说一声让我重新来过,可又到哪里去找那已经流逝的时光。所以,当我们有机会选择,我们要毅然取舍,当我们一旦选择了,我们要忠于自己的选择。生活便自然而然少了些失望。
生活需要勇气来清点。这就如同打扫房间,坐在一堆旧物之中,翻翻拣拣,也许每样都有些来历,有点故事,但总是要咬咬牙,丢了出去,房间也焕然一新了。在这一丢一掷间,就需要一份放弃的勇气。人生应该执着,但不能处处执着。清点需要澄清一些错误认识。经常地果断地清点、舍弃一些事情,并不等于轻言放弃。敢于果断地清点,放弃过多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是明智之举。鱼与熊掌若不能兼得,自是舍鱼而取熊掌。常常听人赞叹成功是因为矢志不移,其实不仅如此,在矢志不移之前,他已经舍弃了普通人安逸、闲适的生活,舍弃了逛街游园的雅兴。如果你想得到一件珍贵的东西,那你就必须舍弃一件几乎与它同样珍贵的东西。虽然有些无奈,可这就是生活的原味。当生活不赐予你两全其美的时候,你就必须仔细思量,再做选择,别落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盲从,不冲动,生活需要精心清点。对于我们心中那些许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放弃,淡然一笑吧,因为那是生活的代价。
多一份负担,就少一份轻松,多一份欲望就少一份快乐,无休止的欲望总让人疲惫不堪,过于沉重的负担叫人怎么迎难而上?只有有限空间的心房,不要什么都往里面放,要知道什么该放弃,什么该珍藏。
聪明人不会让过去的事情绊住自己前进的脚步,只有愚人才会沉迷于过去无法自拔,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把心灵清点。
其实,心也有一双翅膀,肩上负担越少,才能越好地飞翔。
满意生活,才能享受人生;清点生活,才能美化人生。生活属于自己,所以要勤于清点。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得了57分。作者紧紧抓住“清点”二字去写,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清点”,而过多地关注追求;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舍弃与不舍弃的边缘徘徊。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心房更是有限,所以我们要放出眼光果断地舍弃,清点生活,美化人生。全文娓娓道来,手法新鲜,主题鲜明。全文语言老练,优美简洁。尤其是文末的一句话,使全文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本题解析:写好此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范围,即什么是“清点”。应该说,“清点”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学会清点,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及时清点物品,也要清点事情,清点思想。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相对集中地投入到某一个具体的人生目标上,才有可能实现。什么都渴望得到,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所以生活中,在我们很疲惫的时刻,我们应该舍弃一些东西了,应该将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及时地清点出去。写作时,只要你所写的必须符合“清点”范围即可。
其次,要选好角度,即选择你认识深刻而材料储备又丰富的小角度入笔。角度小才能开掘深。从大的方面看,我们的国家或集体,在运作某些事件时,势必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的政策、方针需要清点;在文化界中,有些错误的或不恰当的文艺观要清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某些教改或教法违背教育规律,我们也要及时清点……从小的方面了看,我们人生目标定得稍远大一些,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的目标需要清点;我们的思想或认识有一些错误,也需要经常地果断地清点、舍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些烦恼、抱怨通通需要把它们扔进岁月的垃圾箱,彻底清点掉;人生中有着无休止的欲望总让人疲惫不堪,过于沉重的负担叫人怎么迎难而上?所以我们也要及时清点有限空间的心房,让心也有一双翅膀,肩上负担越少,才能越好地飞翔。……
再次,要进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提炼出尽可能多的新颖的观点或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农夫养了一头驴和一只狗,驴子每天进进出出负责帮农夫搬运东西,狗每天跑来跑去负责看家护院。驴子经常看到狗围着农夫上蹿下跳,每次农夫都很高兴,逗着狗玩。一天休息的时候,驴子想:我也让主人高兴高兴。于是它也像狗一样,围着农夫上蹿下跳。农夫大怒,狠狠地打了驴子一顿,驴子委屈地走开了。驴子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狗可以,而我不行呢?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看了这则小故事由此想到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的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让我站在适当的位置上,我将托起整个地球。”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他们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位置虽然是诱人的,但诱人的位置并非有意者都可思而得之。“为什么狗可以,而我不行呢?”的根本原因在于:看家护院是狗的本能和职责,蹦蹦跳跳讨主人喜欢又是它的强项,而驴子于此并不擅长,勤勤恳恳地驮货拉磨却更在行,但它没有认清自我,审视自我,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错就错在它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于是,才有了挨主人一顿打和斥骂的痛苦。
参考立意:(1)具体情况具体对待;(2)不能盲目效仿;(3)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父母说:“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妈给上什么颜料,孩子身上就落什么色儿。”
孩子说:“成长的经验是要靠我们自己获得的,不是家长的强行灌输。如果我不栽跟头等于没有经验,早晚有一天还是会跌倒的。父母的经验是很宝贵的,但是仅供参考。”——《我的青春谁做主》
要求:①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请以下面的文字作为文章开篇第一段,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60分)
标题:心灵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低的载体,有人心念苍生,悲天悯人,有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继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之后,高考的作文命题如何寻求形式上的新变?本文变换命题形式,给出第一段要求学生续写,实际上已有了立意的限制和思考的指向。
本题意旨在于强调人要有高远的心胸,高尚的心灵,而其高下之别,则在于是心怀悲悯还是自私自利。开头涉及两个方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文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阐述。既已用议论性文字开头,本文便于建构议论性篇章。行文应注意起承转合的结构。
【素材金库】
◎什么是悲悯?悲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什么是同情,北大教授曹文轩这样告诉我们,同情就是一个人处在一种悲剧性的境况中,另一个人面对着,心灵忽然受到触动,然后生出扶持与援助的欲望。当他在进行这种扶持、援助之时或在完成这种扶持、援助之后,心里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流过,并且因为实施了他的高尚行为,从而使他的人格提升了一步,灵魂受到了一次净化,更加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去实施这种高尚的行为。
◎悲悯情怀不但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类情感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在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悲悯,风雪中脚步蹒跚的祥林嫂、身穿单衣却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弦会在酸楚中被重重地拔动。
◎古代,有一个学士叫周豫,一次在烹煮鳝鱼时,发现热锅里有只鳝鱼总向上曲拱身体。他甚为不解,剖开鳝鱼,发现肚里有子。原来,这条母鳝极力向上曲折身体避烫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子。母鳝护子的举动触动了周豫悲悯的心弦,从此他不再烹鳝。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悲悯情怀。
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作家庞进概括了三句话:“疮痍在目的忧愤感,飞蛾扑火的壮烈感,钢刀剜心的痛彻感。”他又进一步说:“就是普遍的老百姓的、民族的、国家的以及人类的苦难能否全方位地进入你的眼?你是否对这些苦难忧心忡忡,常常长夜难眠,心泪潸然?”
◎白居易是晚唐的一个知识分子,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官员,他的悲悯情怀是为世人称道的。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白居易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他目睹了农民割麦、贫苦者拾麦的情景写下了《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之后他发出愧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在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发出的愧叹和他的悲悯情怀让他的灵魂升跃到了一个个安享吏禄的为官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悲悯者,悲天灾而悯人祸。人类是与灾难并存的,当异地遭遇灾难或他人身处不幸时,人类所表现出的悲悯不只是给受困者以安慰,更高的一层是它诠释了“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患白内障失明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是明眸善睐者所不能体会的,“白天不懂夜的黑”,但湖南一个叫余彭年(原名彭立珊)的老人懂。他决定用5年的时间出资5亿元,让全国20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当东南亚地区地震引发海啸时,北京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孔靳为灾区小朋友捐出了自己24.3元的零花钱。在捐助上,余彭年的5亿元与孔靳的24.3元,一个厚重,一个绵薄,但在悲悯情怀上,他们都是具有崇高境界,都实施了援助的高尚行为。
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何而生》这篇文章中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爱情与知识引领他到天堂的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把他带回现实世界。是的,在现实中,依然有食不果腹的贫困者,有身处危难期待援助的不幸者。面对他们,我们是应该为自己的富足感到沾沾自喜,还是带着慨叹抱以悲悯和同情?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悲悯不能被前进的车轮辗碎,不能被奔涌的激流冲淡。愿世人都能多一些悲悯情怀,少一点看客心态,没有悲悯,所有关于美好世界的描述,无疑都是空中楼阁。
◎悲悯之情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在山中碰到一位老妇人正在哭被老虎吃掉的丈夫和儿子,原来是一家人交不起苛捐杂税而躲进深山,但最终逃不脱家破人亡的噩运。孔子非常同情老妇人的遭遇,感叹“苛政猛于虎”,对统治者的苛政发出抗议。鲁迅则在他的作品中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如闰土、祥林嫂、华老拴等寄予深深的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的笔为匕首和投枪,唤醒人民觉醒起来,呼唤“于无声处听惊雷”,共创美好的生活。
◎悲悯之情在当代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的交往少了,赤裸的金钱交易淡薄了亲情和友情,这就更需要我们常怀悲悯之心,伸出友爱之手,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感人的事迹。河南襄城县农民牛振远老人靠手工艺辛辛苦苦赚了十几万元钱,看到农村一些孤儿虽然天资聪明,却因失去父母没有经济来源而辍学,老人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积蓄,盖房、买学习生活用具,把方圆几十里的孤儿接到家中,免费提供食宿,包下了他们的学习费用,给孤儿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仅去年就使十几名孤儿考上了大学。世界上不少富豪都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如巴菲特、李嘉诚都将自己很大一笔财产献出做慈善事业,回报社会。在刚刚闭幕的政协全国十届五次会议上,2006年胡润中国富豪榜女首富、全国政协委员张茵向媒体表示:“等到时机成熟,我肯定会做更多的慈善事业,像李嘉诚那样。”是悲悯之情帮助弱势群体克服眼前的困难,重塑生活的信念。
◎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悲悯之情,人与人之间将变得冷酷无情,生活将充满磨难。一些腐败分子没有了悲悯之心,同时也失去了廉耻之心,没有了做人的底线,更是把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置于度外,所以才贪得无厌,巧取豪夺,为了所谓的政绩,也为了高额的回扣,可以和开发商勾结在一起,强拆民房建所谓的开发区、商业区和高档住房,而牺牲拆迁户和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失去悲悯之心的医生不管病人死活收受红包,掏光病人家属的腰包,使很多人生了病不敢进医院。失去悲悯之心的城管对进城出卖农产品的农民、摆摊设点的小贩大打出手,砸烂和抢走摊主赖以生存的工具和物品。失去悲悯之心的垄断部门动不动就提价,降低服务标准,不管消费者能否承受和接受,不管此举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失去悲悯之心的某些官员不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问人民群众是否拥护,盲目决策,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激化了矛盾,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而某些富人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获取大量社会财富后,不思回报社会,宁愿花天酒地、一掷千金,而不肯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一点贡献,这样的人注定得不到全社会尊重。
◎常怀悲悯之情、同情之心,可以使人们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悲悯之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不是富人对穷人、强者对弱者的恩赐,而是平等的给予。《红楼梦》中的达官贵人们锦衣玉食,一时间却忽喇喇大厦倾,一文不名的乡下老妇人刘姥姥伸出救援之手,帮助巧儿脱离虎口,表现出无私的爱。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关怀和同情他人,也需要众人的关怀和同情,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如果每个人都用爱去关怀他人,帮助他人,世界将充满温馨与和谐。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谚语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无私是一个人心灵高尚的一面旗帜,它能拨开乌云见丽日,洞穿自私的纱衣,普照人间奇景。生活因无私而精彩,人生因无私而丰盈。
◎自私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它有时伤害别人,但更多时候是刺向自己。善待别人留给别人一扇窗户,也就等于为自己洞开了一扇大门。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nb 91eXaM.orgsp;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人生也是如此,有得必有失,就看你的心态如何,积极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请以“心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