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6:05: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莞尔而笑舍瑟而做日出而做日入而息
B.松柏后雕缘木求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C.弃甲曳兵不悱不发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D.法家拂士侧隐之心钻燧取火鲧禹决渎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tāo)扰?
B.(shān)变
C.(shé)耗?
D.血(pō)
(quàn)
(zhèng)友
(yān)红
(qī)跷
(xuè)
(pí)
(mù)然
(jiè)送
(shuò)见不鲜
怙恶不(quān)
危如(lěi)卵
勾心斗(jué)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踏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
B.不论是个人的立身处世,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需少一些急功进利,多几分长远考量,少一些心浮气躁,多几分静心凝神。
C.五水共治,美丽嘉兴,关键在于要更加清醒地识“水性”、祛“病根”,这样才能防止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才能使水乡面貌焕然一新。
D.老俩口已彼此相伴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过去的五十年中,即使是再大的磨难,也没法让他们的感情产生一丝的裂缝。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栖(qī)息怪癖(pǐ)风雪载(zài)途
B.描摹(mó)琐屑(xuè)戛(jiá)然而止
C.和煦(xù)寒颤(zhàn) 屏(bǐng)气凝神
D.侍(shì)弄惬(qiè)意谬(miù)种流传



5、语言运用题  以“莫言”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以“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的理由,宣布中国“寻根文学”代表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