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6:06: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古诗文名句默写。(任选6题,6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
(2)此情可待成追忆,?。(《锦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4)惟草木之零落兮,?。(《离骚》)
(5)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6)?,常以肃杀而为心。(《秋声赋》)
(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是当时已惘然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恐美人之迟暮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是谓天地之义气
(7)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选做6题,每小题1分,共6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元旦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的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有3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3分)
我非常高兴地了收到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①___      __ 改为                    ②________  改为            
③____    ____ 改为                  


参考答案:①“令郎”改为“弟弟”。② “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③ “惠赠”改为“送”。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是一封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庇(yìn)    落(zhuó)子手(ɡuì)插科打诨(hún)
B.机(zhù)白(shuà)心病(ɡuān)踽独行(jǔ)
C.气(fēn)雾(mán)捅子(lóu)若寒蝉(jìn)
D.脂肪(zhǐ)像(xiào)太阳(xué)目而视(chēn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诨”读hùn。C项“霾”读mái。D项“脂”读zhī。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水泻不通鬼蜮伎俩缉拿归案人情世故
B.饥肠漉漉关怀备至度过难关貌合神离
C.伸张正义绿草如茵精兵简政相形见绌
D.跌宕起伏歌颂公德食不裹腹恰如其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泻——泄? B:漉漉——辘辘?度——渡?D:裹——果)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春节晚会上,港、台、大陆三地艺术家同台演出,那些文艺节目、舞蹈、小品、相声等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C.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侵华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问题的争执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主要原因”。B.属种概念并列的逻辑错误,“文艺节目”是种概念,“舞蹈、小品、相声”是属概念,二者不能并列,第二个分句改为“那些舞蹈、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受到观众一致好评”。C.主语残缺,删去“由于”或者“使”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序列训练》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