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6:10: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羁绊(pǎn)?毁家纾难(shǔ)?撮弄(cuō)?一鳞半爪(zhǎo)?.
B.数说(shǔ)?啼饥号寒(háo)?,狙击(zǔ)?造谣中伤(zhòng)?
c.信笺(jiān)?生拉硬拽(zhuài)?书蠹(dù)?面面相觑(qù)
D.稽首(qǐ)?日薄西山(báo)?清癯(qú)?如椽大笔(chuá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组:“绊”当读为“ban”,B组:“狙”当读为“ju”,D组:“薄”当读为“b6")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意义明确的一句是(?)。
A.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谋求发展的普遍做法。
B.我们新闻出版部门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C.建设部拟定了“九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住宅12亿平方米,届时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9平方米。
D.《宋诗选注》成功地运用了“多元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促进我国的“比较文学”有

推动作用,示范性很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B项语句顺序不当;C项“拟定”宾语残缺;D项“促进”宾语残缺,“促进”与“有推动作用”表达杂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语言,各个地方很不相同,如果做一个粗枝大叶的区分,就有北方话、江浙
话、两湖川贵话、福建话、广东话这五种。
B.长春市目前进行的市政改造工程规模大、投资多,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怎么可能倚马可待呢!
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D.她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也比喻粗糙、不细致、不周密。还比喻粗线条或粗略。B“倚马可待”意思是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很快能写好文章,不用来形容做事。C“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D“水落石出”原谓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后以“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而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不是事情的真相求索,所以不能用水落石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窃大王不取也                        ②乃令秦武阳
③子犯请击                            ④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题考查“为”与“之”两词,这两词都兼有虚词和实词两种意义,这里均为实词用法。为:①认为,动词;②担任,动词。之:③秦国,代词;④到,往,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