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6:16: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依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理由:这个比喻可用来激励同学们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解答此题,要注意诗句的选取与仿写,在选取诗句时,要选取有哲理性的有教育意义的名句,然后再结合着诗句有什么样的哲理性意义,经过概括写出来即可。如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青冢 变本加厉 集腋成裘 万变不离其宗
B.悲伧 孤舟一系 世事沧桑 迅雷不及掩耳
C.萧森 宁缺毋滥 运筹帷幄 放之四海而皆准
D.霜鬓 满腹经纶 无懈可击 心有灵犀一点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希尔顿综合症”正在我们的“80后”“90后”、第五代、第六代滋生蔓延,他们有一大堆“成长的烦恼”,因而如何让他们能“合理地做人,健康地成长”,就成了一个摆在许多中国“富家长”面前的严峻课题。
B.当前,房价调控依然任重而道远,万不可麻痹大意——如果这个时候调控的“手”软了,则有可能“松一篙,退千尺”。
C.面对所谓的“快乐杀猪法”,真不知道该为我们的人道屠宰唱一道赞歌,还是为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猪唱一首挽歌?
D.让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有助于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的,是对该标准真正的践行,值得肯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知道”所领起的句子是陈述语气,句末不该用问号。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记住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记住教训,知耻后勇,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B.与《小时代3》赤裸裸地张扬物质主义的“青春梦想”不同,《后会无期》是用看似散淡随性、实则觊觎名利之术,裱新着上世纪后期以来的陈腐的“青春叛逆”。
C.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D.消息人士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以最后通碟形式要求军方在7日的就职典礼前彻底清除当地民兵武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后世之师”应为“后事之师”;C项中“焦燥”应为“焦躁”;D项中“通碟”应为“通牒”。 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D项为一般句式,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