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3-06 06:20: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抚慰)(《祭十二郎文》)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宁肯)(《滕王阁序》)
③飨德怀恩,词不悉心(飨,同“享”)(《柳毅传》)
B.①灌水之阳有溪焉(阳,水的北面)(《愚溪诗序》)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逍遥游》)
③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每,同“们” ) (《窦娥冤》)
C.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去)(《陈情表》)
②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视,视力)(《祭十二郎文》)
③然睹促织,隐中胸怀(中,合乎)(《促织》)
D.①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知,同“智”)(《逍遥游》)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受)?(《赤壁赋》)
③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祭十二郎文》)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健康专家建议,要先把办工桌调整到一个?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②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③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学习外语呢?
④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适合投降何况未免
B.适合投诚况且不免
C.合适投降何况不免
D.合适投诚况且未免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嵋巅      绝:横流、横穿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说
C.今王鼓乐于此鼓:敲鼓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单选题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