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6:23: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成都周边地区开发了不少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每当节假日来临,市民纷纷前往,有的小区几乎十室九空
B.得悉“铁榔头”郎平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女排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再次在奥运赛场夺冠。
C.对于任何地区来说,打假活动都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那些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D.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频繁更换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将仍能正常使用的旧手机弃若敝屣,而功能更为齐全的手机则成为他们的新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语境,采用排除法。A项,十室九空指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此处使用对象不当,可用“万人空巷”。B项,因人成事:因,凭借; 指依凭他人办成事情 (多用于讽刺或自谦)。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C项,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用于人而不用于物,此处用错对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寒喧
踌蹰
(tuò)
百无聊(lài)
B.缪种
惴惴
然(yǎn)
少不事(jīng)
C.监生
形骸
或(?jiàn)
反盈天(fèi)
D.陈抟
驯熟
烙(pào)
嚼鉴赏(j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虽世殊事异,___________________,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5) 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参考答案:(1) 所以兴怀? (2) 夕揽洲之宿莽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芙蓉泣露香兰笑
(5) 暴霜露,斩荆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引擎(qíng)发酵(xiào)滞纳金(zhì)曲径通幽(qū)
B.逆袭(xí)角逐(jiǎo)插娄子(lóu)瑕不掩瑜(yú)
C.脖颈(jǐng)烙印(lào)钻牛角(zuān)蒌靡不振(mǐ)
D.推诿(wěi)缜密(zhěn)潜规则(qián)稳操胜券(quà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发酵jiào。B.角jué逐;凡跟兽角形状有关的名词念jiǎo,有竞争、争胜的意思时念jué。 C. 脖颈gěng;颈,只在口语“脖颈”中念gěng,其余念jǐng。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新闻标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般来说,新闻标题宜虚不宜实,能够概括新闻事实、突出新闻事实和揭示新闻事实。
B.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与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C.新闻标题并不使用所有的标点符号,即使用也只有两种目的:一是区分句子之间的关系;二是进一步节省标题字数。
D.标题用语强调短小精悍、确切达意,所以常用一些“小字”或单音节短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