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6:28: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印迹 纺绩若即若离 非此即彼
B.一触即发 既成事实 戒骄戒躁 矫健
C.矫命 矫枉过正 骄阳 骄傲
D.初具规模 一应具全 锋利 雷厉风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一应俱全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小题1:皆竹楼之所助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这些乐趣都是竹楼所给予的。?
小题2:尽了我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能讥笑他吗?(志:努力.者:……的人.)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个判断句,翻译应体出这一句式的特点。同时,又要将省略的主语补充上去,还要注意“所助”这个词的翻译。
小题2:试题分析:整个句子从句式上来看是个反问句,“熟”通“孰”,难道;另外还要注意几个重点词语的翻译:志,努力;讥,讥笑。
点评:要掌握翻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它需要我们掌握文言的词法、句法特点、固定结构,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并且要能够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翻译的基本步骤是:一是一定要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二是深入理解,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处,逐句翻译;三是如遇难句,暂时放过,上下文译完后再进行推敲。
参考译文:
黄冈这个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挖去它的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是这样,因为它的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夫。
黄冈于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小草,非常荒凉肮脏。我于是就修建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详细地描述出来。夏天宜听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飞也很相宜,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于声叮叮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乐趣都是竹楼所给予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我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胜景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我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了;井斡、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女,安顿歌妓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乙未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丙申年又调到广陵,丁酉年又重返中书省,戊戌年的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乙亥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我到处奔波,没有空闲,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承我爱楼的心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写下这篇记。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小题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①?,②?。③?,④?,⑤?,⑥?。(李密《陈情表》)
乙:小题2: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小题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4: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5:?,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6: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7: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门衰祚薄②晚有儿息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⑤茕茕孑立⑥形影相吊
小题2: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3:梧桐更兼细雨
小题4:石破天惊逗秋雨
小题5:惶恐滩头说惶恐
小题6:放浪形骸之外
小题7:大块假我以文章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祚薄”、“茕茕”、“踯躅”、“形骸”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项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靠,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
B.暑假期间,我和家人去挪威度假,那里空气清新、阳光和煦,真是一个让人安之若素的好地方。
C.做事情一定要有大局观,放眼于整体,绝对不能目无全牛
D.张大千是近代以来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挥笔作画,往往向壁虚构,很多寺院的墙壁上都有他的画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的“暗送秋波”一词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现多用于指男女间“暗恋”的一种隐性表达。合乎此句语境。B项的“安之若素”意思是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此句中没有什么反常现象,不合此句语境。C项的“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是个褒义词,不合此句语境。D项的“向壁虚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是个贬义词,不合此句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楹联又称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请你为母校(张贴处自定)拟写一幅楹联,以彰显学校特色、增添学习气氛。(5分)
要求:①张贴处自定,填写在横线上。②内容符合情境、思想健康。③形式符合楹联要求,字数以恰当为宜。④语言可严肃庄重亦可诙谐幽默。⑤鼓励创新。
            楹联
上联:                                                                               
下联:                                                                                   


参考答案:示例1:语文组楹联 上联:传承国学精华,诗、书、礼、易、春秋,经书满室。下联:持秉育人梦想,张、王、李、赵、孙刘,学者一堂。 示例2:语文组楹联 上联:几个老先生,教语文课,孔曰孟曰曾曰:下联:一群痴弟子,迷数学题,点呢线呢面呢?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明白对联的制作要求。题干已明确告知: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要求对仗工整。此外,对联还顶好平仄对应,结构相同。题目还对内容做了一定要求,答题时必须符合这些要求。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