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3-06 06:31: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中学生的一天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此题的写作对象是“中学生”,这是一个群体,我虽然是中学生,但只是其中的一员,属于个体,所以不能把《中学生的一天》写成《我的一天》。“这一天”选哪一天为好?可以选平平常常的一天,以时间为序来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可以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如教师节)来写中学生的一天。如果选择后者来写,也要注意体现“一天”,不能只写某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这篇作文旨在反映中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和美好的心灵世界。
思路之一:起床——早操——晨读——早餐——早读——上课——课间操——上课——午餐——午休——上课——课外活动——晚餐——晚自习——熄灯(以上为一天的基本历程,构思时注意取舍与详略)。
?
思路之二:先交代这一天是教师节,再叙述这一天的尊师活动——上午召开座谈会,向老师表示节日的祝贺;下午到老师家里做好事,送去节日的温馨;晚上举办篝火晚会,师生共享节日的快乐——最后总写这一天的感受。
思路之三:从批评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角度切入,写中学生紧张的一天。早读啃英语,不料忘了背诵语文。语文课检查背诵,大家面面相觑。数学课单元测验大家汗流浃背。好容易捱到下午第3节课外活动,可又被老师占领。晚上面对各科作业,灯下疾书到半夜。
[写法]
一般采用顺叙的方法,按照中学生一天的经历来写。为避免平铺直叙地罗列材料,必须做到取舍恰当,详略有致。取舍详略应遵循典型性和可写性原财。所谓典型性,是截取最能表现中学生特点的学习与生活片断来写,不典型的不写,不够典型的少写。所谓可写性,是选择有话可说的活动点来下笔,哪些没东西好写的不写,难以写具体生动的少写。按照思路之一,中学生的一天至少有l5个活动点可写,如果一一写去,必将出现“流水账”,因此要处理好取舍与详略。比如早操和课间操,晨读与早读可选其一来写;又如上课,一天好几节,选一二节来写即可;再如早餐、午餐、午休、晚餐、熄灯,不一定都要交代,有的只要点及,有的干脆略去。这样有取有舍,有详有略,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取舍详略要因主题的不同而异。比如思路之三,旨在批评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就取,就详,否则就舍,就略。比如午休,在思路之一可舍可略,但在思路之三不妨详写一个梦境,表现沉重的负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
常见的失误有:把作文写成《我的一天》;想到哪,写到哪,主次不分,记流水账;结构不合理,虎头蛇尾;缺乏具体而生动的描述,呆板乏味。
[同类文题] 1.迈进校园的第一天(此题要求写新生到校第一天的生活情景,重点写自己对新的学校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校园的印象。)
2.校园里的星期天(此题把空间限制在校园里,把时间限制在星期天,可截取几个精彩的片断来写。)
3,一个有意义的星期天(此题不限空间,只要写出这个星期天的意义之所在即可,因此要选择发生在星期天的有意义的事来写。)
4.我生日的那一天(这是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可以写祝贺生日的场面,也可以写跟生日有关的事情。)
5.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要写足以使你终生难忘的事情,可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也可以是非常特殊的,还可以是教训深刻的,把这件事写好了,这一天也就难忘了。)
6.在迎考的日子里(此题不止写一天,要写临考前的学习生活。)
7.中考的前一天(此题限定写一天,而且是在中考的前一天,这一天你做些什么?要表现临考前的某种心情,或冷静,或紧张,或充满信心,或感到担心。)
8.今天是教师节(此题要写尊师活动,表达师生之间深情厚谊,歌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9.难忘的愚人节(愚人节是合法地愚弄别人的日子,这一天你可以愚弄别人,也可能被人愚弄,要写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才会难忘。)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驱除心中的阴霾,不让它滋生、蔓延。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绝佳的风景里。
  请以“创造一个月亮给自己照明”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谁能解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解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前,不假思索,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据以上材料,请就“方法”或“魄力”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编故事,亦可阐述观点;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有些材料我们分析时应从根本上找原因。“国王葛第士在战车的轭上打的结,持续几百年没有人能够成功地解开。”说明这个“结”按正常方法确实难以解开,可是别人之所以解不开,还是因为没有想到像亚历山大那样用“砍”的超常规方式来解决问题,受了“解”的思维定式的限制;另外,按照“国王葛第士”的预言,惟有能解开此绳解的人方“可以征服亚洲”,征服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姑且不论目的何在,至少需是有魄力的,亚历山大的“砍”不正说明这一点吗?
审题提示
1、尽管写作要求中强调“就‘方法’……为话题”,但亚历山大没有按照传统“解”的方式,而是突破传统、打破定式思维,创造性地用“砍”的方法,因此,写作中不能仅仅浮于“探讨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和途径”,还应重点强调“培养与发挥‘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命题者正是切中近年来教育中倡导的“创新教育”而命题的;
2、命题要求是“就‘方法’或‘魄力’……为话题”成文,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只谈一方面。而有些同学下笔就谈“方法”与“魄力”两个话题,东拉西扯。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对学生提出“一篇文章同时谈两个话题”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富兰克林和他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士摔倒了,他的同事想去扶那位女士,却被富兰克林阻止了,而且拉着他的同事躲到柱子后面。同事觉得很奇怪,平常热心的富兰克林怎么会拒绝帮助别人呢?这时,女士站了起来,整理了衣服,看看四周无人,就放心地走了。后来,富兰克林解释道:每个人都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尴尬的时候,不去帮助她,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尊重。
要求:请选准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段材料和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有关。讲的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同事有一次看到一名女士摔倒了,他的同事想去扶那名女士,富兰克林阻止了,而且拉着他的同事躲到了柱子后头。同事觉得很奇怪,这时,女士站起来走了。同事问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么做?富兰克林说,每个人在摔倒的时候都是很尴尬的时候,这名女士也肯定不太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阻止他就是为了不要让这名女士感到尴尬。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可就“尊重”立意。讨论对别人的尊重。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请以“静听回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文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考虑,其中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故园的怀想:老树、老街、老房子,庭院门前的池塘,房屋后面的菜畦,那一塘荷花,那童年的风筝……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儿唤女的声音……我们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某个情境之中,按这个题目写下去。我们可以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靠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写这篇作文,应该把所回忆的事情放在故乡这一大背景之下,写有关于故乡的一些美好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点评: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或不)宽容、(友善或不)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