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6:34: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包扎(zā)土坑 (kàng)眩(xuàn)耀武力改弦(xuán)更张
B.秸秆(gān)症(zhēng)结犄(jǐ)角之势心广体胖(pán)
C.洁癖(pì)趿(tā)拉抛头露(lù)面澄(chéng)清浑水
D.遴(lín)选豢养huàn瘙痒难忍(sào)锐不可当dā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宵(tuò)
识(xǐng)
(wéi)
流(pù)
B.然(wǒng)
(yàn)
血(yǔn)
(yè)
C.道(zhàn)
(zhēn)
倒(liáo)
叹(jiē)
D.烈(chì)
居(zhé)
(cháng)
(g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诠释
出其制胜
(zhǔ)目
人才(kuài)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wèi)临
(yuā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zhěn)密
(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duó)
深陷囹(w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段点评。
  基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文化旅游收益的考虑,与围绕《红楼梦》引发的“曹雪芹故里之争”类似,另一部名著《金瓶梅》也引发了“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近十年来,三地都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的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 ?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种措施并不可取。追求名人故里的经济效益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的、恶俗的文化,西门庆使人们新中的反而人物,拿他来搞开发会误导社会舆论。像这种这种打造西门庆之类遭鞭挞的文学人物来提升地方形象的文化旅游的“低俗之风”对文化的长远发展不利,这种“被经济”,其实恰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2014年3月1日,昆明车站广场蒙面暴徒砍人事件,震惊了全国。人们在对凶手谴责时,也应铭记那些勇敢的平民英雄。下面是饭馆老板娘陈芳的事迹:
事发当晚,重庆家常菜饭馆陈芳见情形不对,招呼着跑到门前的旅客进屋。
陈芳告诉记者,当时80多平米的饭店里塞进了两百多人。大概到了22时左右,她才将卷闸门打开,发现外面全是警察后,让旅客自行离去。
记者在采访时,许多民众都对陈芳的行为鼓掌致敬。陈芳说,“这些暴徒太残忍了,老百姓都不放过。我也是能力有限,能救一个是一个,相信换一个人也会这样做!”
读完这些文字后,请你写一段文字来表达你对陈芳义举的赞美之情!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态度鲜明,语句流畅,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①义救百人性命,行显一颗仁心!在最暴乱的时刻,你的小饭馆却成了数百人最安全的港湾!无商不奸?你的行为就是对此最有力的反驳!
②“能救一个是一个”,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道德,多么伟大的灵魂!陈勇对暴乱之芳!陈救人义举之芳,陈道德人性之芳!你,不愧“陈芳”二字!


本题解析:时事评论要观点鲜明,体现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由清晰条理,能明辨是非。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态度鲜明,能看出对陈芳具体行为、语言等赞美之情即可(空洞地赞美不给分,如”陈芳,你真伟大啊!)。修辞手法使用准确,语句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