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3-06 06:41: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兰亭集序》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是西晋人王羲之,他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B 《陈情表》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作者李密在文中直抒真情,不加雕饰,使文章言辞恳切,入情入理,动人心弦。
C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东晋的陶渊明,“归去来”就是“归去”的意思,“来”作为语气助词加强了感叹的意味。本文表面是写作者弃官归田之后的生活感受,实质上是写他不屑于与世浮沉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浊世中独立自处的清高品格。
D 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歌,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语言纯朴优美、典雅生动,他的影响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作里都可感到。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禅让讪笑赡养箪食壶浆
B.桔梗攻讦盘诘佶屈聱牙
C.惬意趔趄挈带锲而不舍
D.愆期悭吝信笺阡陌交通



3、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②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⑤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
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以针机/管露/一十寒
B.脚/坊/造省/骨眼石/众口
C.疮/细/翩叨/稻草大/一干金
D.熏气青/招粉/不开骨/崭头角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不用翻看长篇累牍的美军学术专著,“尼米兹”级航母的宣传画就是对美国海军全球到达和武力投送理念的精辟总结。
B.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C.谷歌所谓的反对“黑客攻击”、反对“网络审查”等将可能退出中国的理由,既堂而皇之,又能迎合西方公众在西方媒体熏陶下对中国的印象。
D.中国足协新掌门韦迪“三线国家队全部打联赛”的计划一抛出,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本已因贪腐处于漩涡之中的足协更加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