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6:45: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去陕北,我们虽然远隔千里,但后会难期,总会有见面的时候,不要太伤感。
B.咱们俩不打不成交,一块儿干,杀它个翻天覆地。
C.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呢?
D.最近有传媒说本公司将并入龙泰公司,改换招牌,纯属流言蜚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要求:所写人物要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3分)
备选人物:杜甫 鲁迅 贝多芬 达尔文 马克思 沈从文 杨振宁
上联:毛泽东湖南革命,欲救华夏
下联:                       


参考答案:
示例:杜子美长安赋诗,期盼和平     周树人病中作文,激励当时
沈从文新都求学,感受新知     杨振宁万里拜师,振兴科技
达尔文廿年著书,追索物源     贝多芬月夜谱曲,担当患难
(内容符合人物事迹1分,结构基本一致2分。备选人物均出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对应教材《奇妙的对联》一课。)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杨丽萍被誉为用肢体说话的人,宛如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舞者,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泄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
B.政府应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勉力提高公民的幸福感受,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
C.合肥市警方在前期调研摸排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社会治安热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旅馆业专项整治行动,开门揖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潜在的市场价值或立竿见影的商业利益,也许才是驱动这场表演的真正引擎,也许才是这些人参演的真正动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C.开门揖盗: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危害自己。用于此处不合语境,褒贬不当.A项“丝丝人扣”比喻文艺表演做得十分生动,有条不紊,一一合拍.也比喻文章和艺术表演做得十分细腻准确.B项,“勉力”是努力的意思.D.立竿见影:指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可以看到影子:比喻功效迅速。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荟萃致理名言步入正规大坝合龙
B.申张梦寐已求优柔寡断分内之事
C.信笺犄角之势绵里藏针粮食歉收
D.撕打心猿意马文过饰非人间心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致--至?规--轨? B 已--以? D撕--厮?心--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
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B.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
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已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C.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莫不令人感动;其实人间处处有温情,只是它
如空气一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浑然天成而不易察觉罢了。
D.人事部门在招聘干部工作中增加了新内容,以防止一些身无长物的人蒙混过关,这

种做法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内容悲惨动人。B项,“俯拾即是”指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C项,“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谨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D项,“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