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6:47: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基于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中、西方认知方式乃至整体文比沉淀为两种不同样态,二者并无优劣之分,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B.有消息称,在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竟然念错了一份关于苏丹局势的申明,导致了这次会议被宣告无效。
C.湖湘文化中不忘经世报国,且霸蛮、执著、九牛拉不回的“一根筋”的特点,在新任北大校长周其凤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D.清中叶后,佛教势渐衰微;太平天国用耶稣教做门面,摧残异教,东南佛法;同治以来,能得以重整日规丽兴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申明:郑重说明。此处应用“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的文告。A乃至:表示所提的是进一步的内容。c.一根筋:简单说就是较真、认死理的意思。D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其皆出于此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不赂者以赂者丧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D.其势弱于秦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介词,比;A主谓之间助词;代词。B语气副词,大概;代词。C介词,因为;介词,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对他的话,小王心存?,但没有表示?
(2)他们?相投,又都十分重?,很快身边就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
① 意气?② 疑义?③ 义气?④异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疑义?异议?①疑义:可疑之处,疑惑不定的含义 。 ②异议: 不同的意见或议论。
义气?意气?①义气: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
②意气: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A.得其尤绝者家焉。
B.合流屈曲而南
C.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为积极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________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
(2)中央电视台同时在3个频道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神七”返回的实况,改变了以往时事新闻报道时效________的情况,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一座占地面积________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________专家论证,预计4月初破土动工。
A.扶持滞后相当于/通过
B.扶持落后约为/通过
C.支持落后相当于/经过
D.支持滞后约为/经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扶持:扶助,护持。支持:给予鼓励或赞助。滞后:事物落后于形势发展的后面。落后:工作进度迟缓。相当于:跟……相当,后面一般有比较的对象。约为:大约是,后面一般出现具体的数字。通过:主要强调手段,另外特别用来指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经过:主要强调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