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①王安国,王安石之弟,为人耿直,一生不得志;②小怜,北齐后妃,擅弹琵琶,后常借指歌女。
(1)上片构想奇特,别开生面,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上片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造成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此词“成一家风骨”“结笔品格自高”,你是否有同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了一幅夜雨过后,万花凋谢,残花遍地的暮春图。比喻,将“满地残红”比之美丽的宫锦被污,表现出面对残春的痛惜之情;拟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感情,不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饶有趣味;借景抒情,强化了伤春、惜春之情。(意对即可)
(2)结句由伤春的琵琶声写到触目皆是的杨花始终不肯飞入画堂朱户权贵之家,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慨,写出了自己的真性情,是作者耿直不阿人格的象征。(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筹笔驿①怀古 罗隐②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③。
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注】①筹笔驿:驿站名,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军师村,因诸葛亮多次在此驻军筹划军事而得名。②罗隐,唐代诗人。应进士试屡试不中,史称“十上不第”,一生不得志。③谯周,三国时蜀国大臣,在邓艾逼近成都时,力排众议,劝蜀后主刘禅投降。
【小题1】前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生前的那些事迹?对全诗情感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5分)
【小题2】后两联用什么手法表现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事迹:走出南阳辅佐刘备,北伐运筹帷幄,赤壁之战借助天时地利大捷,时运不济事业受挫。②作用:这些史实中寄寓了诗人对诸葛亮忠智的赞扬,对其命运的感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小题2】①用衬托、拟人等手法表现情感。②用昏君庸臣葬送大好河山徒留遗恨衬托诸葛亮的忠诚与功绩,寄托对他的怀念之情。用拟人手法写檐下流水,借景抒情,原本无情的流水也变得如此多情,日日夜夜傍驿流着,仿佛在怀念诸葛亮,更何况人。③这样写把抽象的情感写的具体形象,委婉深沉,耐人寻味。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意思。诗的首联讲诸葛亮走出南阳辅佐刘备,北伐运筹帷幄;颔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讲赤壁之战借助天时地利大捷,“运去英雄不自由”讲诸葛亮时运不济时事业受挫。至于“作用”,可结合诗题和注释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用什么手法表现情感”和“好处”两个词语进行分析。最后两联运用的手法有衬托、拟人等,用昏君庸臣葬送大好河山徒留遗恨,衬托诸葛亮的忠诚与功绩,寄托对他的怀念之情。将原本无情的流水用拟人手法也变得仿佛在怀念诸葛亮,借景抒情,把抽象的情感写的具体形象,耐人寻味。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小题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
小题2: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写了繁露、寒月、疏竹、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一意境。
小题2:第三联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
小题3:诗人寂寞是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概括意象和意境的题目,意象有繁露、寒月、疏竹、山鸟等,意境注意诗中的“寒”
“寂寞”,意境应该是“凄清寂寞”。
小题2:这是一道手法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考核的是一联,应该从表现手法入手,手法是动静结合,答出后明确效果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
小题3: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贬”和之中的关键词语“寂寞将何言”。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①
杜甫
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②迟日即春日。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甘露僧舍①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
参考答案:(1)(5分)“天共流”描绘出水流浩荡、水天相连的阔大景象,开篇即为全诗营造壮阔的意境;与结句的想象相照应。(意思对即可。)(2(6分)示例:同意。全诗从水天共流、长风万里的雄伟景象,想象到驶入大海的开阔自由,既流露出乘风破浪的快意,又表达了冲破现实羁绊、纵横广阔天地的豪情,可谓境界阔大,立意高远。(若不同意,言之成理也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