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6:48: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璀璨 坐落  纷繁芜杂  祸起萧墙
B.抽搐 湮没分崩离析  渊远流长
C.编纂 陷井  语焉不详  贻笑大方
D.枷锁 蕴藏  广为留传  良辰美景



2、语言运用题  请观察下面以《深表同情》为题的漫画,描述其内容,并指出其寓意。(4分)



3、单选题  下面一段话中①——⑥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 
宋代的朱熹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结为12个字①即“自博而约②自易而难,自远而近③《朱子学得》卷上第4页④意思是说:先让学生大量地读⑤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再读高深难懂的;先读内容与学生比较接近的,再读与学生距离较远的。他认为做到这12个字“乃得其序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__? 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 最近,甘肃一校车司机违规超载,?___?数名儿童惨死轮下。
?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__?佛教,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
A. 终身? 以致?坚信
B. 终生? 以至?笃信
C. 终身? 以至?坚信
D. 终生? 以致?笃信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在《文学自由谈》杂志上陆续刊发时,引起热议,其影响是近年文坛鲜见的景观。
B.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C.近日在宜宾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当三名男子在持刀抢劫一女子时,将交通一度阻断。在长达近十分钟的抢劫过程中,数十名路人视而不见。
D.对于上海部分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受伤而不准他们到操场上玩耍的做法,部分家长表示这样做是在“圈养”学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