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3-06 06:50: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分)
在已发掘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里,我看到那些苏醒了的秦代兵团,千人千面,栩栩如生,(shè)    人心魄。从工匠俑身上,我看到了工匠的影子,他们挥舞着工具,完成了灵魂的涅



2、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葱茏 绊脚石 怨天尤人 一如既往  
B.迄今 名信片 提纲挈领 老成持重  
C.幅射 照相机 有恃无恐 竭泽而渔  
D.气概 座右铭 满腹经纶 世外桃园



4、阅读题  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强调学习的重要。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描写泛舟江面的情景。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表现听琵琶曲后的无尽伤感。陶渊明《归园田居》“?,依依墟里烟”,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农村风光。



5、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并与示例构成排比。
身处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孙中山的梦想就是让三民主义的光芒照彻暗夜的中国;面对相对落后的医疗事业,林巧稚的梦想就是让医者的妙手拯救贫病的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