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奉济驿①重送严公②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①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②严公,即严武,宝应元年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
【小题1】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试分析尾联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奉济驿①重送严公②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①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②严公,即严武,宝应元年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
【小题1】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试分析尾联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①拟人。“青山空复情”一句,把无知无情的青山写成有情有意,似乎是要挡住严武的去路,多情地挽留,一如作者此时心情。②虚实结合。第二联既写“何时”(虚),又写“昨夜”(实),诗人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 ,自然憧憬起重逢的情景。③对比。第二联把过去和将来进行对比,加重对严武不舍之情。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答“乐景写哀情”也可。)
【小题2】①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独”字见别离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残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②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答对一点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诗一开头,点明“远送”,体现出诗人意深而情长。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有说不尽的知心话。“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若恋恋不舍,目送行人。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诗人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他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离别之后,后会难期,诗人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诗人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诗人送别时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前人说得好:“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Craft must have clother,but truth loves to go naked. 诡计定然披着外衣,真理却不爱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