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小题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小题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小题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小题3】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要从整体上感知诗歌内容,第一首诗四句表达的是三层意思,一二两句各一层,三四句表达一个意思。“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一句是乘兴而往,二句是讲“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诗思清人骨”又“门对寒流雪满山”,三四句是表达诗人对王侍御的赞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歌内容大意的理解,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诗四句,每一句都点明隐者的身份。作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如“识者稀”“哀猿啼处”“樵渔路”“雨满衣”。“城郭休过识者稀”,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诗歌是形象化的语言,一些关键的词语还要靠考生的想象才能够把握的,如“哀猿啼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解答此题,可从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这两句所写的内容,这要具体答出,也就是写出了什么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围绕诗歌的主旨或情感来赏析。第一首诗的结句,与诗的第三句是果因关系,是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是“诗思清人骨”的原因,也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性的赞叹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Love me little,love me long. 爱情应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