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6分)
【小题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 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看法?(5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6分)
【小题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看法?(5分)
本题答案:
【小题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描绘了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周边——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小题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是只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注释可知,石湖代指范成大。诗歌题目的意思是:按照石湖居士范成大题写在扇子上的一首诗的原韵作。“桥西一曲水通村”,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前往石湖”。“岸阁浮萍绿有痕”,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到石湖”。“家住石湖人不到”,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石湖”。“藕花多处别开门”,范成大在“藕花多处”另辟门径,可以看出这位石湖主人“亭亭净植”的君子情怀。这一句写的是诗人“赞石湖”。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回答此题,可根据如下赏析自己选择观点。“桥西一曲水通村”,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是说范成大别 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He that plants trees loves others besides himself. 植树的人,不但爱已,而且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