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答题。(8分)
雨 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阅读题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答题。(8分)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1分),“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不甘心立即销声匿迹;(2分)本联绘声绘形,突出了雨后初晴清新自然的景物特点。(1分)
【小题2】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诗人雨晴后所做之事,(2分);全诗不着一个“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尽管云雨的遮蔽广大猛烈,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本题可据此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首联的出句,“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阴晴”是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颔联写景,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尾联用典,与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压迫势力、飘摇欲坠的危势等等是不同的(这也是广义的“双关”)。这是作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的,更是诗人关心时局、希望政局好转的本意决定的。本题可据此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91eXAm.org
Believe not all that you see nor half what you hear. 虽眼见亦不能全信,道听途说更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