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 91eXAm.org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小题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6分)
【小题2】李纲词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谁的诗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5分)
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江南·池阳道中 李 纲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小题1】结合词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词人的两种主要感情。(6分)
【小题2】李纲词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两句,化用了唐朝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认为谁的诗句更妙?请阐明自己的理由。(5分)
本题答案:
【小题1】(1)披星戴月,一路风霜,天长地迥,残阳漠漠,表现了人在他乡,前路漫漫的孤寂之感;(3分)(2)江南春早,野梅飘香,酒帘飘扬,渔艇鸣榔,则表现了对江乡美好风物的喜爱之情。(3分)
【小题2】示例一:李词好。(1)更具体细致,“寒”“晓”二字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更具体地表现了行旅的艰辛;(2)更生动形象,“逗”“凝”二字,化静为动,微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孤寂中的兴味。(观点1分,分析4分)
示例二:温诗好。(1)更简洁凝练,纯用名词,不事修饰,留给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2)更含蓄隽永,因为有“霜”,无“寒”而寒自见;因为有“月”与“鸡声”,无“晓”而“晓”自明。(观点1分,分析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分析诗中的思想感情,首先是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其次是看作者的处境,如本诗标题就表明当时诗人是在路上,要能体会此时人物的心情。答案两个要点,其中每点内容2分,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这类比较鉴赏的题目,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至于妙处何在, 91ExaM.org就要用到鉴赏句子的方法。有什么特色就说什么特色,有什么技巧就说什么技巧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Trouble is only opportunity in work clothes. 困难的只是穿上工作服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