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骆谷晚望①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②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年)被都将石 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寂寂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骆谷,关中通汉中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②公子王孙,此处指代“宦游人。”
【小题1】简要分析“去国还家一望时”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小题2】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请对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进行赏析。(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骆谷晚望①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②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寂寂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骆谷,关中通汉中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②公子王孙,此处指代“宦游人。”
【小题1】简要分析“去国还家一望时”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小题2】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请对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进行赏析。(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在结构上承上启下(1分),由上句的写景转到后两句的抒情(1分);“去国还乡”点出诗人失官还乡的写作背景,隐隐透露出失落的情绪,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2分)。
【小题2】(4分)本诗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首句写多姿多彩的秦川如画卷一样,渭水如绵长的细丝横穿其间,离别国都之际,这美丽的风光使罢官的失落感倍增;结句写原本美丽的山花却触动了自己的羞于回乡见父老的愁肠。两处乐景皆称托出作者的伤感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此题,要注意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此为缘景遣怀诗。全诗二十八字,并无惊人警语,而自有一种形象意蕴,令人荡气回肠,原因在诗人惯用的以乐景衬哀情的对比反衬手法,在这里得到了长足 的发挥。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面而来,结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同一诗境,效果迥异。其中的玄机就在于“莫来好”三字,这三字导入一种闲愁美,哀伤 美。乐景固然给人以美感,哀景同样给人美感。在特定的诗境下,先乐后哀,乐中生悲,会使诗味浓郁,咀嚼甜美。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多钟,如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结情、情景分写等等,需要联系诗歌写景句逐句分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 易程度:【困难】
If a nag travels a thousand li,it's only through perseverance. 驽马千里,功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