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古代诗歌鉴赏】
2017-03-13 13:27: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nb sp;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题答案:
全诗运用了拟人、用典、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对比烘托、先抑后扬等多种手法。①拟人。第二联中的“徒”和“漫”赋予上林的花和细柳的叶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写出了花徒劳的开放和柳叶的漫不经心。表现了自己 面对春景无心赏的苦闷之情。②用典。第三联中的“西第” 指的是东汉外戚梁冀在洛阳城西修建的宅第。“留宾” 指的是汉游侠陈遵宴会时热情留客留客的情形。运用典故,暗含了对朋友的思念。③虚实结合。一二两联诗人独自游长安,是实写;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尽兴”赏景,是虚写。以虚衬实,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④情景交融。颔联写长安花开叶展的美丽春景,但在如此美景中诗人却毫无赏春的情致,暗示了作者因思念朋友所生的愁情。⑤对比。首联写作者一人独游长安,无心赏春景得孤单寂寞;颈联写朋友们在南桥尽兴游玩,又到西第聚会畅饮的热闹喧嚣,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突出地表现了对朋友思念的愁苦。⑥先抑后扬。首联和颔联写景营造了低沉压抑的氛围,而到了尾联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用“明年春色倍还人”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本题解析:这是一首送别怀人的诗。作者借自己一个人在长安所看到的春景,联想到身在洛阳的亲朋好友,抒发了对好友的思念以及对洛阳的眷恋之情。全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色和抒情自己的思乡之情。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Every medal has two sides. 每个勋章都有两面。/ 每个问题都有正反两面。
Tags:高考语文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7..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