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nb sp;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终歌①
(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翼,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②兮挂左袂。
后人得知兮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③
【注】①此为李白62岁于安徽当涂临终时所作。②扶桑指日本北海道地区。③《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小题1】通过本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清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其作用是什么?(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终歌①
(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翼,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②兮挂左袂。
后人得知兮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③
【注】①此为李白62岁于安徽当涂临终时所作。②扶桑指日本北海道地区。③《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小题1】通过本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清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其作用是什么?(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感喟和哀叹。
【小题2】鲲鹏展翅和《论语》 (2分) 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拥有大的理想和横绝一世的信心。(1分) 化用了《论语》的典故,表达了没有仲尼这样的人,世界上还有谁欣赏我的哀伤。(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由第一句可知,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这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 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肯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呢?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非常相近。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用典属于间接抒情的手法,委婉含蓄的表明诗人的感情,所以最后要落脚在诗人的情感。本题中诗人化身一只大鹏鸟,表明自己横绝一世的理想,仲尼的典故慨叹当世没有知音,无限惋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A penny soul never came to twopence. 志小者成不了大事./心胸狭窄,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