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后面题。(7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小题1】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www.91eXam.org。(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后面题。(7分)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小题1】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3分)以乐景写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答对比的酌情给分)
【小题2】(4分)①用典,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②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 朽。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首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分析,“桃李笑”写出了桃李在春天绽开生机勃勃的景象;“只生愁”表现了作者对荒野中埋在地底的人们愁绪万千。故首联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颈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运用介子推的历史典故与“人乞祭余”进行对比,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尾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贤愚”虽最终变“蓬蒿”,但人生的意义不尽相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胜利是不会向我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