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 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小题1】诗中为什么既说“明月虽同”,又说“两地阴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妙处。(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小题1】诗中为什么既说“明月虽同”,又说“两地阴晴”?请结合诗歌来源:91考试 网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妙处。(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4分)“明月虽同”是见月伤别,触景生情,以月之相同来突出人之别离(2分)。“两地阴晴”突出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处境不同的想象表现担忧之情(1分)。用语虽异,其情更深(1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2】(4分)上句想象友人夜晚在江边思念自己,是虚写(1分)。下句写自己同时也在池边望月思念友人,是实写(1分)。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心灵的相通(1分)。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宽了诗的意境(1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及注释,抓住意象词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注释“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可知,此诗的主旨与诗人与元稹两地相隔,思念友人相关,故意象的不同,表达的情感角度也不同。“明月虽同”可联系“人别离”来作答;“两地阴晴”可从两地相隔的距离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先结合着第三联具体诗句分析其虚实结合的运用,然后再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谁料江边怀我夜”是诗人想象的,故为虚写,“正当池畔望君时”是诗人此时思念元稹的情形,故为实写,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二人的情意相通表现出来。增添了诗歌的可读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 活得好就是对敌人最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