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西 楼 曾【古代诗歌鉴赏】
2017-03-15 03:45: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小题1】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小题1】本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本题答案:
【小题1】(1)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2)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
【小题2】(1)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应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卷起,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第三句将帘子挂起这一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哪有挂帘呢?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第四句“卧看”二字,可见诗人胸襟之壮阔;“急雨来”三字,更传达出诗人心中的期盼。从这尾句之中,不难体会到诗人澎湃的心潮,激越的心绪。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Every horse thinks its own pack heaviest. 每匹马都认为自己的负载最重。
Tags:高考语文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