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其他题 阅读《论语》中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1分)
(2)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
其他题 阅读《论语》中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1)上述语段中,子贡和孔子对管仲的看法有什么不同?(1分)
(2)从孔子评价管仲这个特殊人物,谈对仁者的看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本题答案:(1)子贡认为管仲不是一个仁者;孔子认为管仲是个(大)仁者。(1分)
(2)孔子评价管仲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要求他拘于小节小信,而是肯定了他的大信大节(1分)从孔子对待仁的观点可以看出孔子通达知变,具体人物具体分析(1分)所以我们看待人和事时,也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要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
本题解析:第一小题1分,第二小题每点1分。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Like begets like. 龙生龙,凤生凤。